DZ公司内部控制的优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2.1 国外有关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有关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概述 | 第20-27页 |
2.1 内部控制的定义 | 第20页 |
2.2 内部控制的原则 | 第20-21页 |
2.2.1 全面性 | 第20页 |
2.2.2 重要性 | 第20-21页 |
2.2.3 适应性 | 第21页 |
2.2.4 制衡性 | 第21页 |
2.2.5 成本效益原则 | 第21页 |
2.3 内部控制的目标 | 第21-22页 |
2.4 内部控制的要素 | 第22-25页 |
2.4.1 控制环境 | 第22页 |
2.4.2 风险评估 | 第22-23页 |
2.4.3 控制活动 | 第23-24页 |
2.4.4 信息和沟通 | 第24页 |
2.4.5 监督 | 第24-25页 |
2.5 内部控制的作用 | 第25-27页 |
2.5.1 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 第25页 |
2.5.2 确保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 第25-26页 |
2.5.3 维护企业资产的完整安全 | 第26-27页 |
第3章 DZ公司的内部控制现状 | 第27-38页 |
3.1 DZ公司的概况和组织结构 | 第27-31页 |
3.1.1 企业概况 | 第27-28页 |
3.1.2 组织结构 | 第28-31页 |
3.1.3 行业特点 | 第31页 |
3.2 DZ公司内控的现状 | 第31-38页 |
3.2.1 控制环境现状 | 第31-33页 |
3.2.2 风险评估现状 | 第33-34页 |
3.2.3 控制活动现状 | 第34-36页 |
3.2.4 信息与沟通现状 | 第36-37页 |
3.2.5 监督现状 | 第37-38页 |
第4章 DZ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第38-54页 |
4.1 DZ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38-52页 |
4.1.1 控制环境中招聘环节存在漏洞 | 第38页 |
4.1.2 DZ公司风险评估环节薄弱 | 第38-39页 |
4.1.3 公司的控制活动存在缺陷 | 第39-49页 |
4.1.4 忽视有效的信息与沟通 | 第49-50页 |
4.1.5 缺少监督约束机制 | 第50-52页 |
4.2 DZ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52-54页 |
4.2.1 公司缺乏对内部控制环境要素的系统研究 | 第52页 |
4.2.2 公司对内控的重视度不够 | 第52-53页 |
4.2.3 公司的内控制度不健全 | 第53-54页 |
第5章 DZ公司内部控制的优化建议 | 第54-69页 |
5.1 完善控制环境的招聘环节 | 第54-55页 |
5.2 组建应对风险的专业团队 | 第55页 |
5.3 改进存在漏洞的控制活动 | 第55-67页 |
5.3.1 工程项目管理的优化 | 第55-62页 |
5.3.2 资金管理的优化 | 第62-64页 |
5.3.3 物资管理的优化 | 第64-65页 |
5.3.4 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 | 第65-67页 |
5.4 加强公司的信息与沟通 | 第67-68页 |
5.4.1 实现公司的信息化建设 | 第67页 |
5.4.2 提高公司员工沟通的积极性 | 第67-68页 |
5.5 抓好内控的监督环节 | 第68-69页 |
5.5.1 设立专门的内部监督部门 | 第68页 |
5.5.2 对野外工地实行专项监督 | 第68-6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9-7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9页 |
6.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