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原子能技术论文--受控热核反应(聚变反应理论及实验装置)论文--热核装置论文--磁约束装置论文--闭合等离子体装置论文

托卡马克H模边界准相干模与无ELM运行模式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引言第13-22页
    1.1 受控热核聚变第13-16页
    1.2 核聚变主要实现途径第16-17页
    1.3 EAST托卡马克装置简介第17-20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0-22页
第2章 高约束(H)模和边界局域模(ELM)研究第22-67页
    2.1 高约束模式(H模)第22-27页
    2.2 ELM的实验研究第27-32页
    2.3 ELM的理论研究第32-41页
        2.3.1 EPED理论模型第33-37页
        2.3.2 ELITE理论模型第37-41页
    2.4 国际大装置上自发小、无ELM研究概况第41-62页
        2.4.1 静态(QH)模实验研究第43-45页
        2.4.2 Ⅰ模实验研究(Improved mode)第45-46页
        2.4.3 EDA (Alcator C-Mod)实验研究第46-48页
        2.4.4 HRS(JFT-2M)实验研究第48-49页
        2.4.5 Type Ⅱ小ELM实验研究第49-52页
        2.4.6 Grassy(杂草型)小ELMs实验研究第52-53页
        2.4.7 Type Ⅴ小ELMs (NSTX)实验研究第53-55页
        2.4.8 自发小、无ELM实验研究总结第55-56页
        2.4.9 等离子体边界不稳定性模式分类第56-62页
    2.5 主动控制ELM尝试第62-67页
        2.5.1 共振磁扰动线圈(RMP)系统第62-63页
        2.5.2 实时锂粉、锂弹丸、氘弹丸注入第63-65页
        2.5.3 超声分子束(SMBI)注入系统第65页
        2.5.4 射频波高频调制等离子体(低杂波,电子回旋波)第65-66页
        2.5.5 快速等离子体垂直位移触发小ELM第66页
        2.5.6 准雪花先进偏滤器位形缓解ELM第66-67页
第3章 EAST边界热氦束发射光谱诊断(He-BES)系统第67-86页
    3.1 He-BES诊断背景第67-68页
    3.2 三种简化原相互作用过程第68-71页
        3.2.1 局部热平衡模型(LTE)第68-69页
        3.2.2 日冕模型(Corona model)第69-71页
        3.2.3 碰撞辐射模型(CRM)第71页
    3.3 He-BES诊断基本原理第71-75页
    3.4 EAST上He-BES诊断简介第75-83页
        3.4.1 Hce-BES光学测量系统第75-78页
        3.4.2 He-BES喷气控制系统第78-80页
        3.4.3 He-BES诊断调试及实验效果第80-82页
        3.4.4 He-BES的升级改造第82-83页
    3.5 超声氦束和快氦束简介第83-86页
        3.5.1 超声氦束第83-84页
        3.5.2 快氦束第84-86页
第4章 EAST上自发小、无ELM运行模式研究第86-121页
    4.1 高台基碰撞率、高边界再循环无ELM运行第86-101页
    4.2 高台基碰撞率、低再循环无ELM运行模式第101-110页
    4.3 高功率下低碰撞率下的暂态无ELM运行模式第110页
    4.4 EAST上type Ⅱ小ELM实验研究第110-119页
    4.5 EAST上获得的Ⅰ模、QH模概括第119-121页
第5章 EAST上边界不稳定性模式研究第121-138页
    5.1 静电准相干模(ECM)基本特征第121-128页
        5.1.1 ECM传播方向及模数第121-123页
        5.1.2 ECM幅度受边界密度强影响第123-124页
        5.1.3 ECM幅度的参数区间第124-125页
        5.1.4 Bout++及GTC模拟程序成功模拟出EAST的ECM模第125-127页
        5.1.5 ECM (EAST)同QCM (C-Mod)异同点第127-128页
    5.2 电磁相干模(MCM)基本特征第128-133页
    5.3 高频电磁模(HFM)基本特征第133-134页
    5.4 Type Ⅲ ELMs前的静电先兆振荡研究第134-135页
    5.5 临界ELM期间电磁后兆振荡研究第135-138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38-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53页
致谢第153-15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55-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饱和冻土力学特性及微观机理研究
下一篇:基于多酸修饰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复合电极制备及其光电催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