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8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27页 |
·硒与人体健康 | 第16-18页 |
·土壤中硒的形态及有效性 | 第18-21页 |
·富硒水果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硒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 第24-27页 |
·目前研究存在问题 | 第27-28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8-37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8页 |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土壤、红枣中硒的本底值 | 第28页 |
·外源硒补充方式对红枣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 第28页 |
·红枣果品富硒过程及影响因素 | 第28页 |
·陕北山地富硒红枣生产方式 | 第28-29页 |
·研究方法与试验设计 | 第29-37页 |
·试验区概况 | 第29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试验方案与测定项目 | 第30-37页 |
第三章 土壤和红枣果品中硒的本底值 | 第37-47页 |
·土壤中各形态硒的总体特征 | 第38-39页 |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层深度下土壤中各形态硒的分布特征 | 第39-42页 |
·土壤中硒与土壤性质之间的相关性 | 第42-45页 |
·不同品种红枣中硒形态及含量 | 第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枣树对硒的吸收、分布和累积特征 | 第47-59页 |
·一年生枣树对硒的吸收及分布特征 | 第48-50页 |
·土壤施入下硒在一年生枣树体内的分布 | 第48-49页 |
·叶面喷施下硒在一年生枣树体内的分布 | 第49-50页 |
·不同富硒方式对十年生枣树果实含硒量的影响 | 第50-53页 |
·十年生枣树富硒后果实硒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53-54页 |
·不同叶面喷施条件对红枣果实含硒量的影响 | 第54-57页 |
·喷施次数的影响 | 第54-55页 |
·喷施时期的影响 | 第55-56页 |
·无机硒肥和有机硒肥的差异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硒对枣树果实及新枝叶生长特征的影响 | 第59-71页 |
·硒对果实生长的影响 | 第59-62页 |
·果实纵径、横径和果形指数的动态变化 | 第59-61页 |
·果实鲜重增长 | 第61-62页 |
·硒对枣树新梢和叶面积的影响 | 第62-64页 |
·硒对枣树新梢生长的影响 | 第62-63页 |
·硒对枣树叶面积的影响 | 第63-64页 |
·硒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64-66页 |
·叶面喷施硒肥对叶片表观特征的影响 | 第66-67页 |
·叶面喷施硒肥对枣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67-68页 |
·硒对枣树冠层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第68-69页 |
·小结 | 第69-71页 |
第六章 富硒方式对红枣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 第71-80页 |
·不同富硒方式对红枣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第71-73页 |
·土壤施入 | 第71-72页 |
·树干注射施入 | 第72页 |
·叶面喷施 | 第72-73页 |
·不同富硒方式对红枣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73-76页 |
·土壤施入 | 第74页 |
·树干注射施入 | 第74-75页 |
·叶面喷施 | 第75-76页 |
·富硒方式对红枣产量的影响 | 第76-78页 |
·小结 | 第78-80页 |
第七章 水肥管理对红枣含硒量、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 第80-88页 |
·水肥管理对红枣硒吸收的影响 | 第81-84页 |
·不同水肥条件下土壤贮水量 | 第81-83页 |
·不同水肥条件下红枣果实含硒量 | 第83-84页 |
·水肥调控对富硒红枣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84-86页 |
·水肥调控对富硒红枣产量的影响 | 第86-87页 |
·小结 | 第87-88页 |
第八章 陕北山地富硒枣种植技术规范的制定 | 第88-96页 |
·标准进展情况 | 第88-89页 |
·制定依据 | 第89-90页 |
·陕北山地富硒枣种植技术规范(草案) | 第90-96页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96-99页 |
·主要结论 | 第96-97页 |
·研究展望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15页 |
作者简介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