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导论第14-22页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第14-17页
        1.1.1 研究缘起第14-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17页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第17-20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8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8-20页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第20-22页
        1.3.1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3.2 研究创新点第21-22页
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基本理论概述第22-40页
    2.1 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建设第22-30页
        2.1.1 意识形态的由来及其科学涵义第22-25页
        2.1.2 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第25-27页
        2.1.3 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要义第27-30页
    2.2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第30-32页
        2.2.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提出及其涵义第30-31页
        2.2.2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领导权第31-32页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第32-40页
        2.3.1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思想第33-34页
        2.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主题第34-35页
        2.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本质体现第35-37页
        2.3.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灵魂第37-38页
        2.3.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基第38-40页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历史考察第40-86页
    3.1 毛泽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实践及启示第40-48页
        3.1.1 毛泽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内容第40-45页
        3.1.2 经验教训第45-48页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实践及经验第48-68页
        3.2.1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内容第48-54页
        3.2.2 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内容第54-59页
        3.2.3 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内容第59-65页
        3.2.4 经验启示第65-68页
    3.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探析第68-86页
        3.3.1 形成依据第69-72页
        3.3.2 主要内容第72-82页
        3.3.3 重大意义第82-86页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86-96页
    4.1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必要性第86-88页
        4.1.1 保证党长期执政的内在需要第86页
        4.1.2 维护国家安全的现实需要第86-87页
        4.1.3 书写“四个伟大”时代篇章的客观需要第87页
        4.1.4 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直接需要第87-88页
    4.2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机遇第88-91页
        4.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第88页
        4.2.2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第88-89页
        4.2.3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奠定了良好物质基础第89-90页
        4.2.4 我国国际地位和话语权显著提升第90-91页
    4.3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第91-96页
        4.3.1 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严重威胁第91页
        4.3.2 国内“多样性”的严重挑战第91-92页
        4.3.3 党自身存在问题的严重考验第92页
        4.3.4 互联网普及化的严重冲击第92-96页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考察第96-106页
    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第96-100页
        5.1.1 理论成果丰硕第96-97页
        5.1.2 实际效果显著第97-99页
        5.1.3 国际社会认同第99-100页
    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问题第100-103页
        5.2.1 理论研究存在不足第100-102页
        5.2.2 宣传教育有些脱节第102-103页
        5.2.3 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第103页
    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103-106页
        5.3.1 外因第103-105页
        5.3.2 内因第105-106页
6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选择第106-134页
    6.1 始终坚持理论创新以永葆先进性第106-113页
        6.1.1 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创新第106-109页
        6.1.2 科学统筹国内国外文化资源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第109-111页
        6.1.3 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第111-113页
    6.2 全力做好宣传工作以把控话语权第113-118页
        6.2.1 理直气壮地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旋律第113-114页
        6.2.2 旗帜鲜明同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作斗争第114-115页
        6.2.3 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认同第115-117页
        6.2.4 管好用好网络新媒体第117-118页
    6.3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培养认同感第118-123页
        6.3.1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第119-120页
        6.3.2 切实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第120-121页
        6.3.3 着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121-123页
    6.4 倍加注重实践活动以增强说服力第123-126页
        6.4.1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活动第124页
        6.4.2 持续开展社会主义道德和法治两大实践活动第124-125页
        6.4.3 广泛开展各种主题鲜明的专项社会实践活动第125-126页
    6.5 建立健全保障措施以实现常态化第126-134页
        6.5.1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第127-129页
        6.5.2 倍加注重专门力量建设第129-130页
        6.5.3 努力构建科学体制机制第130-134页
结论第134-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42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42-146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际政治传播与身份刊正--中非合作国家身份传播研究
下一篇:中国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风险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