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砷低品位金矿提金实验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难处理金矿的特征分类 | 第8-9页 |
·难处理金矿的常规处理方法 | 第9-13页 |
·氰化浸金的预处理方法 | 第9-11页 |
·非氰浸金法 | 第11-13页 |
·浸出液中金的回收 | 第13-14页 |
·锌置换沉淀法 | 第13-14页 |
·碳吸附法 | 第14页 |
·离子交换法 | 第14页 |
·其他回收方法 | 第14页 |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2 实验原理 | 第16-22页 |
·焙烧预处理 | 第16-19页 |
·氧化焙烧机理 | 第16-17页 |
·CaO固砷固硫的热力学分析 | 第17-19页 |
·氰化浸出 | 第19-20页 |
·氰化浸金机理 | 第19页 |
·加助浸剂CaO_2的原理 | 第19-20页 |
·活性炭碳吸附金原理 | 第20-22页 |
3 实验方法及过程 | 第22-34页 |
·矿石性质及分析 | 第22-28页 |
·矿石组成 | 第22-23页 |
·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 | 第23-24页 |
·砷的赋存状态及与金的关系 | 第24-27页 |
·矿石中主要共、伴生矿物与金的关系 | 第27页 |
·矿性分析结果 | 第27-28页 |
·探索实验研究 | 第28-32页 |
·湿法预处理-氰化探索实验 | 第28-29页 |
·细磨湿法预处理-氰化 | 第29-30页 |
·非氰化浸出探索实验 | 第30-31页 |
·焙烧-氰化探索实验 | 第31-32页 |
·微波预处理探索实验 | 第32页 |
·堆浸实验 | 第32页 |
·方案确定及实验过程 | 第32-33页 |
·焙烧实验方法与过程 | 第33页 |
·氰化浸出过程实验 | 第33页 |
·活性炭吸附过程实验 | 第33页 |
·实验主要仪器 | 第33-34页 |
4 焙烧-氰化条件实验 | 第34-50页 |
·焙烧因素实验 | 第34-40页 |
·焙烧温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焙烧时间影响 | 第35页 |
·焙烧助剂选择及用量影响 | 第35-37页 |
·磨矿细度影响 | 第37-38页 |
·最佳焙烧条件的验证试验 | 第38-40页 |
·氰化浸出实验 | 第40-47页 |
·助浸剂选择及用量影响 | 第41-42页 |
·浸出时间影响 | 第42-43页 |
·氰化物用量影响 | 第43页 |
·矿浆浓度影响 | 第43-44页 |
·最佳浸出条件的验证实验 | 第44-47页 |
·碳吸附实验 | 第47-48页 |
·碳吸附时间影响 | 第47页 |
·活性炭用量影响 | 第47-48页 |
·选冶工艺设计及分析 | 第48-50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0页 |
·建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