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 第7-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21页 |
1.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介 | 第8页 |
1.2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诱因 | 第8-9页 |
1.3 冠心病的发展 | 第9-11页 |
1.4 冠状动脉疾病生物标记家族:炎症介质 | 第11-18页 |
1.4.1 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第11页 |
1.4.2 冠状动脉疾病的病理生理学 | 第11-12页 |
1.4.3 急性期反应蛋白 | 第12-14页 |
1.4.4 血细胞 | 第14-16页 |
1.4.5 斑块不稳定的生物标志物 | 第16-17页 |
1.4.6 促炎细胞因子标记物:白细胞介素 | 第17-18页 |
1.5 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 | 第18-20页 |
1.6 本研究的内容 | 第20页 |
1.7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第21-22页 |
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第21页 |
2.2 文献检索 | 第21页 |
2.3 文献筛选 | 第21-22页 |
2.4 文献质量评价 | 第22页 |
2.5 哈迪-温伯格平衡测试 | 第22页 |
2.6 统计学分析 | 第22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22-29页 |
3.1 文献检索与筛选结果 | 第22-24页 |
3.2 文献质量评价 | 第24-25页 |
3.3 IL-18启动子607C/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 第25-26页 |
3.4 IL-18启动子137G/C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AD)的相关性 | 第26-29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29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8页 |
附录 | 第38-39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