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第二章 改良组织块法培养颈椎后纵韧带细胞 | 第25-32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25页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第25-28页 |
1 标本来源 | 第25页 |
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5-26页 |
3 组织处理 | 第26页 |
4 韧带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传代和计数 | 第26-27页 |
5 细胞形态观察及HE 染色 | 第27页 |
6 韧带成纤维细胞的鉴定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实验结果 | 第28-30页 |
1 细胞形态观察 | 第28页 |
2 HE 染色 | 第28页 |
3 细胞鉴定 | 第28-30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应力加载系统及应力对细胞形态、功能的影响 | 第32-43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32页 |
第二节 Flexercell 细胞应力加载系统 | 第32-34页 |
第三节 应力刺激对颈椎后纵韧带细胞形态及凋亡的影响 | 第34-3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6页 |
·细胞原代培养 | 第34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34-35页 |
·周期性张应力加载 | 第35页 |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 | 第35页 |
·β-gal 染色评价细胞衰老率 | 第35-36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36页 |
2 实验结果 | 第36-38页 |
·细胞形态变化 | 第36页 |
·细胞凋亡变化 | 第36-38页 |
·细胞衰老变化 | 第38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38-43页 |
第四章 应力刺激对后纵韧带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 第43-56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43页 |
第二节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应力刺激对后纵韧带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 第44-5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50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44-45页 |
·细胞原代培养 | 第45页 |
·应力加载及实验分组 | 第45页 |
·引物设计 | 第45-46页 |
·引物稀释与储存 | 第46-47页 |
·细胞总RNA 的提取及逆转录(RT) | 第47-48页 |
·荧光定量PCR 扩增 | 第48-50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50页 |
2 实验结果 | 第50-52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52-56页 |
第五章 应力刺激对ERK1/2 和AKT 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 第56-70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56页 |
第二节 Western-blot 蛋白免疫印迹技术 | 第56-57页 |
第三节 应力刺激对ERK1/2和AKT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 第57-6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7-65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57-59页 |
·实验步骤 | 第59-65页 |
·应力加载及实验分组 | 第65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65页 |
2 实验结果 | 第65-66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66-70页 |
第六章 MAPK、P13K 通路在应力刺激促进后纵韧带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 | 第70-80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70页 |
第二节 阻断MAPK、P13K 通路后细胞基因与蛋白的改变 | 第70-7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0-73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70-72页 |
·细胞培养及应力加载 | 第72-73页 |
·实验设计与分组 | 第73页 |
·实验方法 | 第73页 |
2 统计学分析 | 第73页 |
3 实验结果 | 第73-75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75-80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80-81页 |
综述(一): 后纵韧带骨化症发病机制与非遗传因素 | 第81-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综述(二): 机械应力刺激在脊柱韧带骨化发生中的作用 | 第89-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主要科研活动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8页 |
附件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