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假体微电极阵列的研究与测试系统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图片目录 | 第8-10页 |
表格目录 | 第10-11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11-29页 |
1.1 视觉的解剖和生理基础 | 第12-15页 |
1.1.1 人眼 | 第13-14页 |
1.1.2 视神经和视束 | 第14页 |
1.1.3 视皮层 | 第14-15页 |
1.2 失明及低视力 | 第15-17页 |
1.3 人工视觉 | 第17-26页 |
1.3.1 视觉假体的基础研究 | 第17-18页 |
1.3.2 视觉假体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3 视觉假体的分类 | 第20-26页 |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6-29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26页 |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6-29页 |
第二章 视网膜上假体刺激微电极阵列的研究与制作 | 第29-40页 |
2.1 视网膜上假体电极研究现状和趋势 | 第29-32页 |
2.1.1 Humayun 小组 | 第29-30页 |
2.1.2 Rizzo 小组 | 第30-31页 |
2.1.3 C-Sight 小组 | 第31-32页 |
2.2 MEMS 技术与植入式电极 | 第32-34页 |
2.2.1 MEMS 工艺 | 第32-33页 |
2.2.2 MEMS 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第33-34页 |
2.3 双层视网膜电极的设计与加工 | 第34-39页 |
2.3.1 电极的设计 | 第34-36页 |
2.3.2 电极的加工 | 第36-37页 |
2.3.3 电极的焊接与封装 | 第37-39页 |
2.4 微电极的表面形貌 | 第39-40页 |
第三章微电极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第40-59页 |
3.1 微电极测试平台的硬件系统 | 第40-52页 |
3.1.1 控制电路设计 | 第40-41页 |
3.1.2 功能模块实现 | 第41-49页 |
3.1.3 下位机程序编写与调试 | 第49-52页 |
3.2 测试平台的软件系统 | 第52-59页 |
3.2.1 需求分析 | 第52页 |
3.2.2 总体设计 | 第52-53页 |
3.2.3 实现方案 | 第53-56页 |
3.2.4 应用实例 | 第56-59页 |
第四章 界面阻抗测试原理与测试环境搭建 | 第59-76页 |
4.1 电极-电解液界面理论基础 | 第59-66页 |
4.1.1 金属与溶液界面 | 第59-61页 |
4.1.2 电极-电解液界面的双电层 | 第61-63页 |
4.1.3 法拉第反应和非法拉第反应 | 第63-65页 |
4.1.4 电极-电解液界面的等效电路 | 第65-66页 |
4.2 电极阻抗测试实验方法 | 第66-71页 |
4.2.1 阻抗的定义 | 第66-68页 |
4.2.2 基于三电极法的阻抗测量 | 第68-70页 |
4.2.3 阻抗测量之准备 | 第70-71页 |
4.3 电极交流阻抗测试 | 第71-76页 |
4.3.1 测试环境 | 第71页 |
4.3.2 测试流程 | 第71-72页 |
4.3.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72-7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附录1:自动测试系统原理图 | 第84-85页 |
附录2:自动测试系统印刷电路图 | 第85-86页 |
附录3:测试电路下位机主要代码 | 第86-89页 |
附录4:测试系统界面主要代码 | 第89-96页 |
附录5:电极datasheet 范例 | 第96-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9-102页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