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0.1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0.1.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0.1.2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0.2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0.2.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1页 |
0.2.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0.3 研究方案 | 第12-13页 |
0.3.1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0.3.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0.3.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3页 |
0.4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框架 | 第14-18页 |
1.1 经济适用房等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页 |
1.1.1 经济适用房 | 第14页 |
1.1.2 政策执行 | 第14页 |
1.2 理论分析框架:委托-代理理论 | 第14-18页 |
1.2.1 委托代理理论的内容 | 第14-16页 |
1.2.2 委托代理理论在南阳市经济适用房政策执行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2 南阳市经济适用房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23页 |
2.1 南阳市经济适用房政策执行不力案例 | 第18-19页 |
2.2 南阳市经济适用房政策执行的委托代理分析 | 第19-20页 |
2.2.1 南阳市经济适用房政策执行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19页 |
2.2.2 南阳市经济适用房政策的执行 | 第19-20页 |
2.3 南阳市经济适用房政策执行不力的表现 | 第20-23页 |
2.3.1 敷衍性执行政策 | 第20-21页 |
2.3.2 曲解性执行政策 | 第21页 |
2.3.3 替换性执行政策 | 第21-22页 |
2.3.4 截留性执行政策 | 第22-23页 |
3 南阳市经济适用房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3-31页 |
3.1 利益目标不一致 | 第23页 |
3.2 信息不对称 | 第23-25页 |
3.2.1 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 | 第24-25页 |
3.2.2 信息传递和反馈渠道不完善 | 第25页 |
3.3 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 | 第25-31页 |
3.3.1 激励机制不完善 | 第26-28页 |
3.3.2 监督约束机制不完善 | 第28-31页 |
4 完善南阳市经济适用房政策执行的措施 | 第31-41页 |
4.1 促进委托代理双方利益目标的一致 | 第31页 |
4.2 健全委托代理双方的信息机制,享有同等信息 | 第31-33页 |
4.2.1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 第31-32页 |
4.2.2 完善信息传递和反馈渠道 | 第32-33页 |
4.3 完善激励机制 | 第33-37页 |
4.3.1 完善正激励机制 | 第34-35页 |
4.3.2 强化负激励机制 | 第35-37页 |
4.4 完善监督约束机制 | 第37-41页 |
4.4.1 完善公共政策公开制度,强化民众的监督能力 | 第37-38页 |
4.4.2 强化职业道德观 | 第38-39页 |
4.4.3 健全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机制,增强权力监督 | 第39-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