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6-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前言 | 第15-16页 |
文献回顾 | 第16-28页 |
实验一 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及鉴定 | 第28-35页 |
1 材料 | 第28-30页 |
1.1 外周血来源 | 第28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28-29页 |
1.3 主要仪器与耗材 | 第29-30页 |
2 方法 | 第30-32页 |
2.1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 PBMC | 第30-31页 |
2.2 免疫磁珠法分选人 CD14+细胞 | 第31页 |
2.3 人 CD14+细胞诱导分化为树突状细胞 | 第31页 |
2.4 流式细胞仪检测树突状细胞表型 | 第31-32页 |
3 结果 | 第32-33页 |
3.1 细胞形态观察 | 第32-33页 |
3.2 细胞表型分析 | 第33页 |
4 讨论 | 第33-35页 |
实验二 负载 HCV 多表位的腺病毒刺激 DC | 第35-47页 |
1 材料 | 第35-38页 |
1.1 外周血来源 | 第35页 |
1.2 腺病毒 | 第35页 |
1.3 引物 | 第35页 |
1.4 主要试剂 | 第35-38页 |
1.5 主要仪器与耗材 | 第38页 |
2 方法 | 第38-42页 |
2.1 重组腺病毒感染树突状细胞 | 第38-39页 |
2.2 流式细胞仪分析 DC 表型变化 | 第39页 |
2.3 RT-PCR 检测 DC 细胞转染的重组 HCV 多表位抗原基因序列 | 第39-41页 |
2.4 Western blot 检测 HCV 多表位抗原在 DC 内的表达 | 第41-42页 |
2.5 统计学处理 | 第42页 |
3 结果 | 第42-45页 |
3.1 感染效率及最佳 MOI 的确定 | 第42-43页 |
3.2 腺病毒感染 DC 表型分析 | 第43页 |
3.3 重组 HCV 多 CTL 表位抗原的 PCR 鉴定 | 第43-44页 |
3.4 重组 HCV 多 CTL 表位抗原的表达 | 第44-45页 |
4 讨论 | 第45-47页 |
实验三 感染后 DC 刺激 T 细胞应答 | 第47-55页 |
1 材料 | 第47-48页 |
1.1 DC 和腺病毒 | 第47页 |
1.2 T 细胞和 Huh7.5 细胞和质粒 | 第47页 |
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47-48页 |
2 方法 | 第48-51页 |
2.1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 第48页 |
2.2 ELISA 检测 DC 上清 IL-12p70 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上清 IFN-γ | 第48-49页 |
2.3 用 LDH 释放法检测 CTL 活性 | 第49-51页 |
2.4 统计学处理 | 第51页 |
3 结果 | 第51-53页 |
3.1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 第51页 |
3.2 DC 上清 IL-12p70 含量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上清 IFN-γ含量 | 第51-53页 |
3.3 CTL 杀伤效应 | 第53页 |
4 讨论 | 第53-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5页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