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累计期权合约产品的界定 | 第9-13页 |
第一节 复杂金融衍生产品的内涵 | 第9-11页 |
一、复杂金融衍生产品的特点 | 第9-10页 |
二、复杂金融衍生产品风险 | 第10-11页 |
三、复杂金融衍生产品适合的客户群 | 第11页 |
第二节 累计期权合约产品分析 | 第11-13页 |
一、累计期权合约产品的界定 | 第11-12页 |
二、累计期权合约产品在存续期间投资者的被动性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涉外理财产品销售中的道德风险 | 第13-17页 |
第一节 私人银行之涵义 | 第13-14页 |
一、关于专业投资者的认定 | 第13页 |
二、私人银行的界定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私人银行在复杂金融衍生产品销售中的产品错配 | 第14-17页 |
一、私人银行客户的适应性评估 | 第14页 |
二、涉外理财产品错配的防范 | 第14-15页 |
二、复杂金融衍生产品销售中的道德风险 | 第15页 |
四、在KODA的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道德风险 | 第15-17页 |
第三章 涉外理财合同中投资者风险 | 第17-21页 |
第一节 投资者所面临风险 | 第17-19页 |
一、投资风险 | 第17页 |
二、信用风险 | 第17-18页 |
三、信息不对称风险 | 第18页 |
四、产品不匹配风险 | 第18-19页 |
五、法律风险 | 第19页 |
第二节 客户自身风险认知能力的局限 | 第19-21页 |
一、风险认知能力内涵 | 第19-20页 |
二、风险的防范 | 第20-21页 |
第四章 涉外理财合同发生纠纷时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竞合时的法律选择 | 第21-25页 |
第一节 竞合的含义 | 第21页 |
第二节 我国对违约与侵权竞合的处理原理 | 第21-22页 |
第三节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之区别 | 第22-25页 |
第五章 涉外理财合同纠纷中的法院管辖权 | 第25-29页 |
第一节 案例分析 | 第25-26页 |
第二节 法院管辖权的法条分析 | 第26-27页 |
第三节 法院管辖权的实例 | 第27-29页 |
第六章 我国针对涉外理财产品的监管 | 第29-33页 |
第一节 涉外理财产品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第二节 问题的解决与完善 | 第31-33页 |
注释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后记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