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全光码型转换器的作用 | 第10页 |
·全光码型转换器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光通信系统中常用码型介绍 | 第12-15页 |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 第15-17页 |
第2章 SOA的理论模型及数值模拟方法 | 第17-23页 |
·SOA的结构与理论模型 | 第17-19页 |
·SOA的基本结构 | 第17-18页 |
·SOA的理论模型 | 第18-19页 |
·SOA中的非线性效应 | 第19-20页 |
·SOA中的交叉增益调制效应 | 第19-20页 |
·SOA中的交叉相位调制效应 | 第20页 |
·数值模拟方法 | 第20-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基于SOA和OBPF结构的全光NRZ与RZ之间的码型转换 | 第23-34页 |
·引言 | 第23页 |
·OBPF的失谐量对波长变换结果的影响 | 第23-29页 |
·NRZ与RZ之间码型转换的数值模拟结果 | 第29-33页 |
·RZ到NRZ的全光码型转换的数值模拟 | 第30-31页 |
·NRZ到RZ的全光码型转换的数值模拟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基于SOA-MZI结构的全光RZ-OOK到RZ-BPSK的码型转换 | 第34-41页 |
·引言 | 第34页 |
·设计方案及工作原理 | 第34-36页 |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36-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基于SOA-MZI结构的全光RZ到Duobinary的码型转换 | 第41-47页 |
·引言 | 第41页 |
·设计方案及工作原理 | 第41-44页 |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