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速度及加速度对动态称重系统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3 动态汽车衡称重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1.4 本文主要内容介绍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动态汽车衡称重系统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16-32页 |
2.1 动态汽车衡称重系统的结构组成 | 第16-22页 |
2.1.1 动态汽车衡 | 第17-19页 |
2.1.2 轮轴识别器 | 第19页 |
2.1.3 车辆分离器 | 第19-20页 |
2.1.4 地感检测器 | 第20-21页 |
2.1.5 动态称重仪表 | 第21-22页 |
2.2 动态汽车衡称重系统的工作过程 | 第22-23页 |
2.3 影响称量精度的因素分析 | 第23-31页 |
2.3.1 几种常见高频干扰信号概述 | 第23-25页 |
2.3.2 低频干扰信号影响分析 | 第25-31页 |
2.3.2.1 汽车速度影响 | 第25-29页 |
2.3.2.2 汽车加速度影响 | 第29-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汽车行车状态无线监测装置原理及功能分析 | 第32-53页 |
3.1 几种汽车测速方法概述 | 第32-34页 |
3.1.1 激光测速 | 第32-33页 |
3.1.2 雷达测速 | 第33-34页 |
3.1.3 双路压力传感器测速 | 第34页 |
3.2 汽车行车状态无线监测装置的原理分析 | 第34-35页 |
3.3 测速传感器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 第35-39页 |
3.3.1 测速传感器的结构分析 | 第35-36页 |
3.3.2 测速传感器的安装方法 | 第36-37页 |
3.3.3 测速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分析 | 第37-39页 |
3.4 汽车行车状态无线监测装置硬件设计 | 第39-43页 |
3.4.1 发送端 | 第39-42页 |
3.4.2 接收端 | 第42-43页 |
3.5 汽车行车状态无线监测装置软件设计 | 第43-51页 |
3.5.1 发送端 | 第44-47页 |
3.5.2 接收端 | 第47-51页 |
3.6 汽车行车状态无线监测装置的功能测试 | 第51-5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汽车称重信号与汽车测速信号的综合分析 | 第53-69页 |
4.1 汽车称重信号与汽车测速信号的采集 | 第53-54页 |
4.2 汽车称重信号分析 | 第54-55页 |
4.2.1 理想信号 | 第54-55页 |
4.2.2 实际信号 | 第55页 |
4.3 称重信号预处理 | 第55-61页 |
4.3.1 几种滤波方法概述 | 第55-58页 |
4.3.2 滑动平均值法滤波 | 第58-59页 |
4.3.3 数据的有效采样 | 第59-61页 |
4.4 速度及加速度信号预处理 | 第61-63页 |
4.4.1 滑动平均滤波 | 第61-62页 |
4.4.2 数据的有效采样 | 第62-63页 |
4.5 测试信号误差分析 | 第63-6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数据处理 | 第69-76页 |
5.1 常用数据处理方法简介 | 第69-71页 |
5.1.1 EMD算法 | 第69页 |
5.1.2 神经网络法 | 第69-70页 |
5.1.3 系统辨识法 | 第70-71页 |
5.2 卡尔曼滤波简介 | 第71页 |
5.3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系统建模 | 第71-74页 |
5.4 数据处理结果分析 | 第74-7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