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1 国外经验 | 第8页 |
1.1.2 地理位置 | 第8-9页 |
1.1.3 现状政策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范围、对象、内容 | 第11-12页 |
1.3.1 研究范围 | 第11-12页 |
1.3.2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4-16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2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第2章 学校作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条件及建设要求 | 第16-24页 |
2.1 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定义及分类 | 第16-17页 |
2.1.1 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定义 | 第16页 |
2.1.2 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分类 | 第16-17页 |
2.2 学校作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条件 | 第17-19页 |
2.2.1 学校作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优势条件 | 第17-19页 |
2.2.2 学校作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劣势条件 | 第19页 |
2.3 学校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要求 | 第19-23页 |
2.3.1 根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21734——2008 | 第19-21页 |
2.3.2 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 | 第21-22页 |
2.3.3 根据《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 | 第22页 |
2.3.4 根据《全国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技术指南》 | 第22页 |
2.3.5 根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 | 第22页 |
2.3.6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 第22-23页 |
2.3.7 根据《城市抗震系统工程规划》 | 第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厦门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现状分析 | 第24-63页 |
3.1 厦门地质特征及地震情况 | 第24-25页 |
3.2 厦门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现状及案例选择 | 第25-28页 |
3.2.1 建设现状 | 第25-27页 |
3.2.2 案例选择 | 第27-28页 |
3.3 厦门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案例分析 | 第28-62页 |
3.3.1 禾山中学 | 第28-38页 |
3.3.2 翔鹭小学 | 第38-46页 |
3.3.3 双十中学枋湖校区 | 第46-54页 |
3.3.4 湖滨中学 | 第54-6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4章 泉州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现状分析 | 第63-102页 |
4.1 泉州地质特征及地震情况 | 第63-64页 |
4.2 泉州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现状及案例选择 | 第64-68页 |
4.2.1 建设现状 | 第64页 |
4.2.2 案例选择 | 第64-68页 |
4.3 泉州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案例分析 | 第68-101页 |
4.3.1 泉州市第七中学 | 第68-77页 |
4.3.2 泉州市第九中学 | 第77-86页 |
4.3.3 丰泽区第二中心小学 | 第86-93页 |
4.3.4 泉州外国语中学 | 第93-10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5章 漳州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现状分析 | 第102-138页 |
5.1 漳州地质特征及地震情况 | 第102页 |
5.2 漳州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现状及案例选择 | 第102-104页 |
5.2.1 建设现状 | 第102-103页 |
5.2.2 案例选择 | 第103-104页 |
5.3 漳州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案例分析 | 第104-137页 |
5.3.1 芗城中学 | 第104-113页 |
5.3.2 上敦中学 | 第113-122页 |
5.3.3 漳州二实验小学 | 第122-130页 |
5.3.4 龙文实验小学 | 第130-13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37-138页 |
第6章 厦漳泉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优化建议 | 第138-145页 |
6.1 优化原则 | 第138-139页 |
6.1.1 对优化对象的选择性原则 | 第138-139页 |
6.1.2 尊重现有条件进行改良的原则 | 第139页 |
6.1.3 从具体问题出发的原则 | 第139页 |
6.2 优化策略 | 第139-144页 |
6.2.1 外部环境 | 第139-140页 |
6.2.2 内部环境 | 第140-14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44-145页 |
结论 | 第145-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146-148页 |
致谢 | 第148-149页 |
附录 | 第149-179页 |
附录 A 厦漳泉中心城区行政区划 | 第149-153页 |
附录 B 厦漳泉中心城区中小学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概况 | 第153-159页 |
附录 C:厦漳泉中心城区中小学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设施情况 | 第159-161页 |
附录 D:厦门本岛部分中小学校场所概况 | 第161-176页 |
附录 E:漳州中心城区部分中小学校场所概况 | 第176-17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