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及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 第10-12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 文章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基于 AutoCAD 的大坝浇筑仿真系统 | 第14-24页 |
2.1 AutoCAD 二次开发 | 第14-22页 |
2.1.1 AutoCAD 的开发方式简介 | 第15-16页 |
2.1.2 基于 AutoCAD 的 ActiveX 技术 | 第16-19页 |
2.1.3 具体应用 | 第19-22页 |
2.2 基于 AutoCAD 大坝浇筑仿真模型框架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双缆机平台、双供料平台仿真模型 | 第24-27页 |
3.1 缆机的调配与干扰 | 第24-26页 |
3.2 双供料平台的模拟 | 第26-27页 |
第四章 高拱坝施工进度仿真系统 | 第27-46页 |
4.1 系统仿真基本理论 | 第27-30页 |
4.1.1 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 | 第27-28页 |
4.1.2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基本概念 | 第28-29页 |
4.1.3 仿真策略与模拟时钟推进 | 第29-30页 |
4.2 拱坝施工仿真基本理论 | 第30-35页 |
4.2.1 拱坝施工模拟机制 | 第30-31页 |
4.2.2 拱坝浇筑仿真规则 | 第31-34页 |
4.2.3 拱坝浇筑仿真模拟流程 | 第34-35页 |
4.3 系统架构与系统展示 | 第35-46页 |
4.3.1 系统结构 | 第35-37页 |
4.3.2 系统界面 | 第37-46页 |
第五章 大坝浇筑规律分析与研究 | 第46-66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46页 |
5.2 仿真边界条件 | 第46-49页 |
5.2.1 混凝土浇筑期年内各月的有效施工天数 | 第46-47页 |
5.2.2 间歇期、浇筑块厚、初凝时间 | 第47页 |
5.2.3 其他施工控制参数 | 第47-48页 |
5.2.4 机械参数 | 第48-49页 |
5.3 计算方案设计 | 第49-50页 |
5.4 基本方案(方案一)计算结果分析 | 第50-59页 |
5.4.1 方案 1 的月混凝土浇筑强度与工期分析 | 第50-51页 |
5.4.2 方案 1 的机械月混凝土浇筑强度与效率分析 | 第51-56页 |
5.4.3 方案 1 的机械坝体浇筑进程分析 | 第56-58页 |
5.4.4 方案 1 的老混凝土等其他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5.5 其他方案与基本方案的对比 | 第59-64页 |
5.5.1 方案 2 的计算结果以及与方案 1 的对比分析 | 第59-61页 |
5.5.2 方案 3 的计算结果以及与方案 1 的对比分析 | 第61-62页 |
5.5.3 方案 4 的计算结果以及与方案 1 的对比分析 | 第62-63页 |
5.5.4 方案 6 的计算结果以及与方案 4 的对比分析 | 第63-64页 |
5.6 结论与建议 | 第64-66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66-68页 |
6.1 结论 | 第66页 |
6.2 今后工作方向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