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导论 | 第9-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董事会秘书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 第10-11页 |
·英美法系上董事会秘书的内容 | 第11-12页 |
·我国的董事会秘书制度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3-14页 |
·论文思路 | 第14-15页 |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6页 |
2. 英美法系的董事会秘书制度 | 第16-20页 |
·概述 | 第16页 |
·董事会秘书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 第16-17页 |
·董事会秘书价值存在的制度基础 | 第17-18页 |
·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对董事会秘书制度的移植 | 第18页 |
·董事会秘书制度的内容 | 第18-20页 |
3. 我国的董事会秘书制度 | 第20-29页 |
·我国董事会秘书制度的产生原因 | 第20页 |
·我国董事会秘书制度的相关规定 | 第20-22页 |
·相关法律法规 | 第20-21页 |
·董事会秘书的职能 | 第21-22页 |
·我国的现实中的董事会秘书制度 | 第22-24页 |
·董事会秘书在现实中的地位分析 | 第24-29页 |
·董事会秘书定位不准确 | 第24-25页 |
·法律和相关董事会秘书制度的规定不完善 | 第25-26页 |
·从期待可能性上看,董事会秘书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第26页 |
·制度不健全使得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尽完善 | 第26-27页 |
·价值取向偏重于安全,却忽视了效率 | 第27-29页 |
4. 董事会秘书制度的完善 | 第29-32页 |
·进行法律制度构建 | 第29-30页 |
·法律层面上的制度构架 | 第29页 |
·董事会秘书的适用范围 | 第29-30页 |
·完善保护与救济方面的法律 | 第30页 |
·借重外力,提高董事会秘书的独立地位 | 第30-31页 |
·价值取向的调整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