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1.2 空心楼盖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空心楼盖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2.2 空心楼盖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 叠合板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1 叠合板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PK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 第15-17页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大跨新型预应力叠合空心楼板剪切破坏试验方案 | 第18-40页 |
2.1 试验目的 | 第18页 |
2.2 试件设计 | 第18-32页 |
2.2.1 预制构件的形式 | 第18-19页 |
2.2.2 预制构件预应力钢筋最小配筋率以及试件采用钢筋数目 | 第19-20页 |
2.2.3 预制构件受力验算 | 第20-26页 |
2.2.4 试件设计与制作 | 第26-32页 |
2.3 试验参数 | 第32-33页 |
2.4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式 | 第33-35页 |
2.4.1 空心板剪切破坏加载装置及加载方式 | 第34-35页 |
2.5 试验测试内容及测试方法 | 第35-37页 |
2.5.1 试验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 | 第35-36页 |
2.5.2 试验仪器 | 第36-37页 |
2.5.3 试验加载制度 | 第37页 |
2.6 试件钢筋、混凝土的材性试验 | 第37-39页 |
2.6.1 钢筋材性试验 | 第37-38页 |
2.6.2 混凝土材性试验 | 第38-39页 |
2.7 叠合构件剪切试验极限荷载和开裂荷载计算 | 第39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预应力叠合空心板剪切破坏试验现象及结果 | 第40-52页 |
3.1 试验现象 | 第40-47页 |
3.1.1 钢筋混凝土剪切构件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 | 第40-44页 |
3.1.2 预应力叠合空心板的剪切破坏过程 | 第44-47页 |
3.2 试件的荷载—挠度曲线 | 第47-49页 |
3.3 试件钢筋的应变值及荷载—应变曲线 | 第49-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预应力叠合空心板剪切破坏试验分析 | 第52-71页 |
4.1 简支构件斜截面受剪机理 | 第52-54页 |
4.1.1 带拉杆的梳形拱模型 | 第52-53页 |
4.1.2 桁架模型 | 第53页 |
4.1.3 空腹桁架模型 | 第53-54页 |
4.2 预应力叠合空心板破坏模式分析 | 第54-56页 |
4.3 预应力叠合空心板极限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56-61页 |
4.3.1 布管方式对试件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 第56-57页 |
4.3.2 孔间肋宽对试件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 第57-58页 |
4.3.3 空心管径大小对试件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 第58-59页 |
4.3.4 叠合方式对试件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 第59页 |
4.3.5 浇筑方式对试件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 第59-60页 |
4.3.6 箍筋对试件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 第60-61页 |
4.4 预应力叠合空心板剪切延性的分析 | 第61-64页 |
4.4.1 剪切延性的计算 | 第61-62页 |
4.4.2 剪切延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62-64页 |
4.5 预应力叠合空心板的剪切承载力计算分析 | 第64-69页 |
4.5.1 筒芯楼板剪切试验已有的受力分析模式及计算模式 | 第64-65页 |
4.5.2 本试验中叠合空心板受剪承载力公式的探讨 | 第65-67页 |
4.5.3 理论值与试验值的比较 | 第67-6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