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对重金属废渣水热硫化工艺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重金属废渣的来源和危害 | 第11-13页 |
1.2.1 重金属废渣的来源 | 第11-12页 |
1.2.2 重金属废渣的危害 | 第12-13页 |
1.3 重金属废渣资源化技术 | 第13-16页 |
1.3.1 提取有价金属 | 第13-16页 |
1.3.2 生产建材 | 第16页 |
1.4 水热硫化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现状 | 第16-19页 |
1.4.1 水热硫化的基本原理 | 第17页 |
1.4.2 水热硫化的影响因素 | 第17-19页 |
1.4.3 水热硫化的应用现状 | 第19页 |
1.5 无水硫酸钙的水化 | 第19-23页 |
1.5.1 无水硫酸钙的水化理论 | 第20-21页 |
1.5.2 无水硫酸钙的水化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1.6 研究目的与思路 | 第23-26页 |
2 实验研究方法 | 第26-33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26页 |
2.2 实验药剂及仪器 | 第26-27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7-30页 |
2.3.1 水热硫化 | 第28页 |
2.3.2 浮选 | 第28-29页 |
2.3.3 水化调控 | 第29-30页 |
2.4 分析方法 | 第30-33页 |
2.4.1 浮选的品位和回收率分析 | 第30页 |
2.4.2 硫化率的检测 | 第30-31页 |
2.4.3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1页 |
2.4.4 红外光谱分析与测定 | 第31-32页 |
2.4.5 Zeta电位测定 | 第32页 |
2.4.6 吸附量测定 | 第32-33页 |
3 钙在中和渣水热硫化浮选过程中的行为 | 第33-48页 |
3.1 中和渣及其水热硫化产物表面形貌分析 | 第33-35页 |
3.1.1 中和渣表面形貌分析 | 第33-34页 |
3.1.2 中和渣水热硫化产物形貌分析 | 第34-35页 |
3.3 钙对水热过程的影响 | 第35-38页 |
3.3.1 水热过程中钙的作用 | 第35-36页 |
3.3.2 中和渣中钙的水热生长规律 | 第36-38页 |
3.4 钙对浮选过程的影响 | 第38-40页 |
3.5 钙影响硫化锌浮选行为的作用机理 | 第40-46页 |
3.5.1 硫酸钙和人造硫化锌的表面电位分析 | 第40-41页 |
3.5.2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1-44页 |
3.5.3 吸附量测试 | 第44-45页 |
3.5.4 硫酸钙单矿物的浮选性能 | 第45-46页 |
3.6 小结 | 第46-48页 |
4 水热晶型调控影响因素研究 | 第48-59页 |
4.1 液固比的影响 | 第48-50页 |
4.2 矿化剂浓度的影响 | 第50-53页 |
4.3 前驱体浓度的影响 | 第53-55页 |
4.4 硫磺配比的影响 | 第55-57页 |
4.5 水热调控后中和渣的形貌分析 | 第57-58页 |
4.6 小结 | 第58-59页 |
5 水化晶型调控影响因素研究 | 第59-70页 |
5.1 无水硫酸钙的水化原理 | 第59-60页 |
5.2 无水硫酸钙的水化调控 | 第60-67页 |
5.2.1 激发剂的影响 | 第61-62页 |
5.2.2 水化时间的影响 | 第62-63页 |
5.2.3 水化温度的影响 | 第63页 |
5.2.4 晶种的影响 | 第63-67页 |
5.2.5 陈化时间的影响 | 第67页 |
5.3 无水硫酸钙水化产物表面形貌分析 | 第67-68页 |
5.4 中和渣的水化调控 | 第68-69页 |
5.5 小结 | 第69-70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70-72页 |
6.1 结论 | 第70-71页 |
6.2 建议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