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莉迪娅·哈茵德洛娃的诗歌创作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Реферат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莉迪娅·哈茵德洛娃其人及其诗歌 | 第13-18页 |
第一节 莉迪娅·哈茵德洛娃其人 | 第13-16页 |
一、 流亡从童年开始 | 第13-14页 |
二、 成长于丘拉耶夫卡 | 第14-16页 |
第二节 莉迪娅·哈茵德洛娃作品分期 | 第16-18页 |
一、 哈尔滨时期 | 第16-17页 |
二、 大连、上海时期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莉迪娅·哈茵德洛娃诗歌主题 | 第18-28页 |
第一节 侨民生活主题 | 第18-23页 |
一、 侨居生活 | 第18-21页 |
二、 流亡的过程 | 第21-23页 |
第二节 爱情的主题 | 第23-26页 |
第三节 女性主题 | 第26-28页 |
一、 母亲主题 | 第26-27页 |
二、 寡妇主题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莉迪娅·哈茵德洛娃诗歌中的心理矛盾 | 第28-40页 |
第一节 对上帝的信仰与怀疑 | 第28-31页 |
第二节 对祖国的极度思念与深深厌恶 | 第31-33页 |
第三节 高度自信与深度气馁 | 第33-35页 |
第四节 对中国的挚爱与对中国的陌生感 | 第35-40页 |
第四章 莉迪娅·哈茵德洛娃诗歌艺术特色 | 第40-45页 |
第一节 哭着的抒情诗 | 第40-42页 |
第二节 充满烟尘、雾霾的抒情诗 | 第42-45页 |
第五章 批判现实主义诗人与象征主义诗人 | 第45-52页 |
第一节 批判现实主义诗人 | 第45-48页 |
第二节 象征主义诗人 | 第48-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注释 | 第53-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