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堆石料的模型参数试验方面 | 第12-13页 |
1.2.2 应力应变分析方面 | 第13-14页 |
1.2.3 稳定分析方面 | 第14页 |
1.2.4 大坝观测方面 | 第14页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QBT水利枢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 | 第16-20页 |
2.1 工程背景 | 第16页 |
2.2 坝址工程地质概况 | 第16-17页 |
2.3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结构设计 | 第17-20页 |
2.3.1 大坝坝面结构设计 | 第17-18页 |
2.3.2 坝坡设计和坝体填筑材料分区 | 第18-20页 |
第3章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数值分析方法 | 第20-36页 |
3.1 引言 | 第20-21页 |
3.2 堆石的工程力学特性 | 第21-25页 |
3.2.1 堆石材料的级配特征 | 第21-22页 |
3.2.2 堆石的压缩变形特性 | 第22-23页 |
3.2.3 堆石的强度 | 第23-24页 |
3.2.4 砂砾石材料的工程特性 | 第24-25页 |
3.3 堆石材料的本构模型 | 第25-31页 |
3.3.1 非线性弹性模型 | 第25-28页 |
3.3.2 弹塑性模型 | 第28-31页 |
3.4 堆石本构模型的应用评价 | 第31页 |
3.5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接触面与接缝系统的工作特性 | 第31-33页 |
3.6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接触面与接缝系统的数值模拟 | 第33-36页 |
3.6.1 接触面的模拟 | 第33-35页 |
3.6.2 接缝的模拟 | 第35-36页 |
第4章 QBT水利枢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分析 | 第36-66页 |
4.1 工程布置 | 第36-37页 |
4.2 筑坝材料计算参数拟定 | 第37-42页 |
4.3 计算方案 | 第42-43页 |
4.4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3-64页 |
4.4.1 计算结果及分析(方案 1) | 第44-53页 |
4.4.2 计算结果及分析(方案 2) | 第53-64页 |
4.4.3 计算结果汇总 | 第64页 |
4.5 计算分析结论 | 第64-6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70页 |
5.1 结论 | 第66-68页 |
5.2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72-73页 |
1.发表论文 | 第72页 |
2.参加科研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