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缘由 | 第10-11页 |
1.1.1 人居环境的急剧变化 | 第10页 |
1.1.2 生态园林城市的需求 | 第10-11页 |
1.1.3 观赏海棠的资源特性 | 第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推进南京市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 | 第11页 |
1.2.2 促进观赏海棠树种资源在城市绿化中的科学应用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5 研究基础与条件 | 第15-16页 |
1.5.1 相关研究方法的成熟 | 第15页 |
1.5.2 相关实验条件的满足 | 第15页 |
1.5.3 南京观赏海棠资源丰富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16-28页 |
2.1 观赏海棠的相关研究 | 第16-19页 |
2.1.1 观赏海棠的概念研究 | 第16页 |
2.1.2 观赏海棠分类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2.1.3 观赏海棠的观赏价值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2.1.4 观赏海棠的生态效应相关研究 | 第19页 |
2.2 园林植物的功能价值研究 | 第19-21页 |
2.2.1 生态价值 | 第19-20页 |
2.2.2 观赏价值 | 第20页 |
2.2.3 社会文化价值 | 第20-21页 |
2.2.4 经济价值 | 第21页 |
2.3 园林植物评价体系研究 | 第21-28页 |
2.3.1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研究 | 第21-22页 |
2.3.2 园林植物生态效应评价的研究 | 第22-23页 |
2.3.3 评价方法 | 第23-25页 |
2.3.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第25-28页 |
第三章 研究报告 | 第28-102页 |
3.1 研究区概况与实验材料 | 第28-32页 |
3.1.1 南京城市概况 | 第28页 |
3.1.2 南京莫愁湖公园中观赏海棠资源概况 | 第28-30页 |
3.1.3 实验材料 | 第30-32页 |
3.2 生态价值实验方法 | 第32-35页 |
3.2.1 光合和蒸腾作用速率的测定 | 第32页 |
3.2.2 固碳释氧量的计算 | 第32-33页 |
3.2.3 降温增湿量的计算 | 第33-34页 |
3.2.4 水分利用效率计算 | 第34-35页 |
3.3 综合园林价值评价体系及其构建 | 第35-45页 |
3.3.1 评价方法 | 第35-38页 |
3.3.2 南京城市公园中观赏海棠资源园林综合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 第38页 |
3.3.3 各评价因子评分标准 | 第38-42页 |
3.3.4 评判方法 | 第42页 |
3.3.5 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 第42-44页 |
3.3.6 一致性检验 | 第44页 |
3.3.7 观赏海棠类资源园林价值综合评价总权重值 | 第44-45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45-99页 |
3.4.1 综合评分结果 | 第45-48页 |
3.4.2 生态价值分析 | 第48-71页 |
3.4.3 观赏价值分析 | 第71-88页 |
3.4.4 社会文化价值分析 | 第88-91页 |
3.4.5 经济价值分析 | 第91-95页 |
3.4.6 观赏海棠资源园林绿化应用建议 | 第95-99页 |
3.5 讨论与展望 | 第99-102页 |
3.5.1 讨论 | 第99-100页 |
3.5.2 展望 | 第100-102页 |
第四章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第102-106页 |
4.1 主要结论 | 第102-104页 |
4.2 主要创新点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2页 |
附表 | 第112-140页 |
附图 观赏海棠资源图录 | 第140-170页 |
个人简介 | 第170-172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172-174页 |
致谢 | 第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