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广高铁湖南段GSM-R电磁环境保护性监测系统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第2章 移动通信与无线电监测 | 第14-22页 |
2.1 移动通信系统 | 第14-18页 |
2.1.1 公众移动通信系统 | 第14-16页 |
2.1.2 高铁GSM-R系统 | 第16-18页 |
2.2 无线电监测 | 第18页 |
2.2.1 无线电频谱资源 | 第18页 |
2.2.2 无线电监测 | 第18页 |
2.2.3 无线电频谱管理 | 第18页 |
2.3 无线电干扰 | 第18-21页 |
2.3.1 无线电干扰的分类 | 第18-19页 |
2.3.2 GSM-R的主要干扰类型 | 第19-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需求分析 | 第22-29页 |
3.1 需求来源 | 第22页 |
3.2 系统目标 | 第22-23页 |
3.3 系统组成 | 第23-24页 |
3.4 系统主要功能、性能 | 第24-25页 |
3.4.1 GSM-R固定监测小站 | 第24-25页 |
3.4.2 GSM-R数据处理中心 | 第25页 |
3.5 技术关键点分析 | 第25-28页 |
3.5.1 同频干扰识别 | 第25-27页 |
3.5.2 传输带宽 | 第27页 |
3.5.3 设备运行环境 | 第27-28页 |
3.6 开发平台和运行平台 | 第28页 |
3.6.1 GSM-R固定监测小站 | 第28页 |
3.6.2 数据处理中心 | 第2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GSM-R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29-62页 |
4.1 GSM-R固定监测小站设备设计与实现 | 第29-42页 |
4.1.1 设备组成 | 第29页 |
4.1.2 设备工作原理 | 第29-30页 |
4.1.3 设备主要功能 | 第30-32页 |
4.1.4 技术关键点的解决措施 | 第32-34页 |
4.1.5 设备硬件设计 | 第34-38页 |
4.1.6 设备软件设计 | 第38-42页 |
4.2 传输网络 | 第42-48页 |
4.2.1 网络传输结构和物理带宽 | 第42-43页 |
4.2.2 监测数据传输带宽分析及解决措施 | 第43-47页 |
4.2.3 传输带宽分析结论 | 第47-48页 |
4.3 数据处理中心设计与实现 | 第48-61页 |
4.3.1 系统组成 | 第48-50页 |
4.3.2 系统架构 | 第50-51页 |
4.3.3 软件架构 | 第51-54页 |
4.3.4 主要功能 | 第54-60页 |
4.3.5 通信协议设计 | 第60页 |
4.3.6 数据库设计 | 第60-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试验网运行结果展示和分析 | 第62-75页 |
5.1 试验网平台的搭建 | 第62页 |
5.2 主要的运行结果展示 | 第62-67页 |
5.3 系统发现的一例疑似同频干扰及分析 | 第67-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