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灌区水资源效益研究 | 第12-13页 |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第13-14页 |
·综合效益评价方法 | 第14-16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6-17页 |
·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存在问题 | 第16-17页 |
·灌区水资源综合评价方法存在问题 | 第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大型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的内涵及评价理论 | 第20-25页 |
·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概念及内涵 | 第20-21页 |
·社会效益 | 第20页 |
·经济效益 | 第20-21页 |
·生态环境效益 | 第21页 |
·大型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评价的概念 | 第21页 |
·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第三章 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确定 | 第25-34页 |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5-27页 |
·指标的概念及分类 | 第25页 |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方法 | 第25-26页 |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第26-27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7-34页 |
·常用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第27-28页 |
·本文选用的指标赋权法 | 第28-34页 |
第四章 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研究 | 第34-46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4-40页 |
·模糊数学概述 | 第34页 |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34-37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技术要领 | 第37-40页 |
·基于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评价模型(RAGA-PPE) | 第40-46页 |
·投影寻踪评价模型(PPE) | 第40-42页 |
·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RAGA) | 第42-46页 |
第五章 宝鸡峡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 | 第46-64页 |
·宝鸡峡灌区概况 | 第46-48页 |
·灌区概况 | 第46-48页 |
·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8页 |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第48-54页 |
·初选指标体系 | 第48页 |
·最终评价指标体系 | 第48-51页 |
·选取的评价指标内涵 | 第51-53页 |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 第53-54页 |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第54-58页 |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第54-57页 |
·熵值法确定权重 | 第57页 |
·综合权重 | 第57页 |
·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模糊综合评价 | 第58-61页 |
·模糊综合评价应用 | 第58-61页 |
·结果分析 | 第61页 |
·RAGA-PPE 模型评价 | 第61-63页 |
·RAGA-PPE 模型应用 | 第61-62页 |
·结果分析 | 第62-63页 |
·建议及措施 | 第63-64页 |
·地表水、地下水统一管理以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 | 第63页 |
·工程节水和非工程节水相结合解决灌溉水源减少的问题 | 第63页 |
·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实现水资源持续利用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