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用于自动对焦的图像清晰度评价方法的研究

致谢第4-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2-20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1.2 自动对焦的发展现状第13-15页
        1.2.1 主动式对焦第13-14页
        1.2.2 被动式对焦第14-15页
    1.3 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对焦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5-17页
    1.4 基于图像处理的清晰度评价算法存在的问题第17页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结构第17-20页
2 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对焦的原理第20-26页
    2.1 成像原理第20-21页
    2.2 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对焦原理第21-26页
3 精调焦清晰度评价算法第26-52页
    3.1 用于自动对焦的图像清晰度评价算法原理第26-27页
    3.2 用于自动调焦的典型的图像清晰度评价算法第27-35页
        3.2.1 基于空域的图像清晰度评价方法第27-31页
        3.2.2 基于变换域的图像清晰度评价方法第31-34页
        3.2.3 基于信息熵的图像清晰度评价方法第34页
        3.2.4 基于统计学的图像清晰度评价方法第34-35页
    3.3 清晰度评价曲线定性分析第35-38页
    3.4 调焦兴趣区域的选择第38-46页
    3.5 算法优选第46-52页
4 基于自然图像空域统计特性的清晰度评价算法第52-78页
    4.1 自然图像统计特性理论第52-53页
    4.2 自然图像空域统计特性第53-61页
    4.3 非对称高斯模型特征值提取第61-66页
    4.4 图像清晰度评价第66-68页
    4.5 实验分析第68-76页
        4.5.1 高斯窗对统计特性的影响第68-73页
        4.5.2 算法与主观评价相关性第73-75页
        4.5.3 算法稳定性第75-76页
        4.5.4 算法实时性第76页
    4.6 小结第76-78页
5 总结与展望第78-82页
    5.1 工作总结第78-79页
    5.2 工作展望第79-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决策树增量学习的成像目标分类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ASM的多姿态人脸矫正和识别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