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以福建省为例的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的思路、方法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结构 | 第12-1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页 |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12-13页 |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2章 文献述评 | 第14-25页 |
·产业结构理论的历史演化 | 第14-18页 |
·古典产业结构理论研究 | 第14-15页 |
·现代产业结构理论研究 | 第15-16页 |
·当代产业结构理论研究 | 第16-18页 |
·国外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现状述评 | 第18-21页 |
·国外学者产业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国外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现状评述 | 第20-21页 |
·国内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现状述评 | 第21-25页 |
·国内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国内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现状评述 | 第23-25页 |
第3章 福建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25-37页 |
·福建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 第25-31页 |
·产值结构分析 | 第25-27页 |
·劳动力结构分析 | 第27-29页 |
·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 第29-31页 |
·三大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 第31-35页 |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 第31-33页 |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 第33-34页 |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 第34-35页 |
·福建省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产值结构与劳动力结构偏离 | 第35-36页 |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 第36页 |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 第36-37页 |
第4章 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及制约因素分析 | 第37-42页 |
·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 | 第37-39页 |
·"标准结构"基准 | 第37页 |
·需求结构适应基准 | 第37页 |
·产业间比例平衡基准 | 第37-38页 |
·经济增长与生产率上升基准 | 第38页 |
·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发展基准 | 第38-39页 |
·产业结构优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39-42页 |
·需求因素 | 第39-40页 |
·供给因素 | 第40-42页 |
第5章 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方案 | 第42-48页 |
·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模型 | 第42-44页 |
·里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 | 第42-43页 |
·"快车道"定理 | 第43页 |
·线性动态规划模型 | 第43-44页 |
·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方案 | 第44-48页 |
·福建三次产业最优增长轨道的计算 | 第44-46页 |
·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方案的检验 | 第46-48页 |
第6章 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 第48-52页 |
·调整劳动力结构 | 第48-49页 |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 第49-50页 |
·调整三次产业内部结构 | 第50-52页 |
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2页 |
本文的结论 | 第52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52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