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8-19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8页 |
1.2 选题目的、意义 | 第8-9页 |
1.2.1 选题目的 | 第8-9页 |
1.2.2 选题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目的与任务 | 第9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3.2 研究任务 | 第9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1.4.1 激励机制相关概念分析 | 第9-10页 |
1.4.2 激励的分类 | 第10-14页 |
1.4.3 激励的功能 | 第14页 |
1.4.4 高校管理的激励机制研究 | 第14-15页 |
1.4.5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研究 | 第15页 |
1.4.6 运动员激励机制研究 | 第15-16页 |
1.4.7 高水平运动员激励理论研究 | 第16-17页 |
1.4.8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激励机制研究 | 第17-19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9-21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2.2.1 文献资料法 | 第19页 |
2.2.2 访谈法 | 第19页 |
2.2.3 问卷调查法 | 第19-20页 |
2.2.4 数理统计法 | 第20页 |
2.2.5 逻辑推理法 | 第20-21页 |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21-51页 |
3.1 北京市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员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 第21-40页 |
3.1.1 北京市高校代表队近几年比赛成绩和竞技状态趋势分析 | 第22-24页 |
3.1.2 对北京市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人才结构和学校对球队的重视程度以及教练对队员的认可度的分析 | 第24-30页 |
3.1.3 对北京市普通高校篮球高水平代表队的管理体系的分析 | 第30-31页 |
3.1.4 对北京市普通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员的管理制度分析 | 第31-32页 |
3.1.5 对缓解学训矛盾的学习管理制度分析 | 第32-34页 |
3.1.6 对北京市普通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管理制度的分析 | 第34-35页 |
3.1.7 北京市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员奖励制度激励机制的分析 | 第35-39页 |
3.1.8 对北京市普通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员管理制度的反馈和调整机制的分析 | 第39-40页 |
3.1.9 对北京市普通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条件的分析 | 第40页 |
3.2 篮球高水平代表队运动员需求调查与分析 | 第40-46页 |
3.2.1 队员毕业打算 | 第40-42页 |
3.2.2 能切实起到激励作用的激励措施的调查与分析 | 第42-45页 |
3.2.3 希望在大学期间获得的能力的最主要方面 | 第45-46页 |
3.2.4 对篮球高水平运动员的荣誉感的调查 | 第46页 |
3.3 影响北京市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 第46-47页 |
3.4 北京市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员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分析 | 第47-51页 |
3.4.1 领导重视问题 | 第47-48页 |
3.4.2 培养目标的问题 | 第48页 |
3.4.3 发展与资金不足的问题 | 第48-49页 |
3.4.4 学制安排问题 | 第49页 |
3.4.5 赛制安排问题 | 第49页 |
3.4.6 教练员队伍水平问题 | 第49页 |
3.4.7 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有待改革和完善 | 第49页 |
3.4.8 内在激励匮乏 | 第49-51页 |
4 结论与建议 | 第51-53页 |
4.1 结论 | 第51页 |
4.1.1 领导的重视程度影响着篮球高水平运动员的人才结构和教练员的配备 | 第51页 |
4.1.2 激励措施的制定要优先考虑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以及学训矛盾 | 第51页 |
4.1.3 北京市普通高校的篮球高水平运动员的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 | 第51页 |
4.1.4 北京市高校的竞训激励机制在对本校发挥的作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 第51页 |
4.1.5 影响北京市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员竞训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 | 第51页 |
4.1.6 北京市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员激励机制存在一些问题 | 第51页 |
4.2 建议 | 第51-53页 |
4.2.1 校领导要加强对高水平队伍的关注度 | 第51页 |
4.2.2 完善高校代表队管理体系 | 第51-52页 |
4.2.3 提高对高水平运动员的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的策略 | 第52页 |
4.2.4 完善培养目标,注意设立激励目标与运动员的需求的一致性 | 第52页 |
4.2.5 建议大学生体育协会篮球分会对现有的比赛调整好时间,并多组织日常比赛 | 第52页 |
4.2.6 社会各界充分协调配合,把高校篮球比赛推向市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件1 | 第56-59页 |
附件2 | 第59-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