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9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6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18-19页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8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家庭农场金融支持的相关理论 | 第19-25页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2.1.1 家庭农场 | 第19-21页 |
2.1.2 金融支农 | 第21页 |
2.2 家庭农场金融支持的相关理论 | 第21-24页 |
2.2.1 农业弱质性理论 | 第21-22页 |
2.2.2 农村信贷补贴理论 | 第22页 |
2.2.3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第22-23页 |
2.2.4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我国家庭农场金融支持的现状分析 | 第25-40页 |
3.1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基本格局 | 第25-26页 |
3.2 我国家庭农场金融支持的现状分析 | 第26-33页 |
3.2.1 家庭农场金融支持的需求分析 | 第26-28页 |
3.2.2 家庭农场金融支持的供给主体 | 第28-30页 |
3.2.3 金融基础设施的供给分析 | 第30-31页 |
3.2.4 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分析 | 第31-32页 |
3.2.5 金融扶持政策的供给分析 | 第32-33页 |
3.3 我国家庭农场金融支持的问题透视 | 第33-39页 |
3.3.1 自身金融需求不足 | 第33-34页 |
3.3.2 金融供给主体缺位 | 第34-37页 |
3.3.3 金融设施亟需更新 | 第37-38页 |
3.3.4 农村金融产品匮乏 | 第38页 |
3.3.5 金融政策仍需完善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国外家庭农场金融支持的经验借鉴 | 第40-45页 |
4.1 美国:大中型家庭农场的金融支持 | 第40-41页 |
4.2 法国:中型家庭农场的金融支持 | 第41-43页 |
4.3 日本:小型家庭农场的金融支持 | 第43-44页 |
4.4 国外家庭农场金融支持经验的启示 | 第4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加强我国家庭农场金融支持力度的对策建议 | 第45-52页 |
5.1 加大家庭农场发展的融资力度 | 第45-48页 |
5.1.1 商业银行增设农村分支机构 | 第46页 |
5.1.2 政策性银行加大涉农支持力度 | 第46-47页 |
5.1.3 稳定农村金融合作机构的资金支持 | 第47页 |
5.1.4 新型农村金融主体积极参与家庭农场发展 | 第47-48页 |
5.2 强化家庭农场发展的担保服务 | 第48-49页 |
5.2.1 加快农村土地确权 | 第48页 |
5.2.2 家庭农场信贷抵押形式创新 | 第48-49页 |
5.2.3 成立涉农信贷担保机构 | 第49页 |
5.3 健全家庭农场发展的保险体系 | 第49-51页 |
5.3.1 政府引导保险机构积极参与 | 第50页 |
5.3.2 保险机构提供涉农支持 | 第50-51页 |
5.3.3 农场主提高保险意识 | 第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