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基于不同支座选型的高层框支框架--抗震墙隔震体系力学行为分析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抵抗地震作用的结构技术第13-14页
        1.2.1 结构抗震技术概述第13页
        1.2.2 结构减震控制技术概述第13-14页
    1.3 高层隔震结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4 带转换层抗震结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5 研究的意义与内容第17-20页
第二章 隔震体系相关理论及计算方法第20-30页
    2.1 动力方程的建立第20-23页
    2.2 时程分析方法第23-24页
    2.3 地震波的选取与调整第24-25页
    2.4 时程分析基本理论第25页
    2.5 隔震装置的力学性能及相关计算理论第25-30页
        2.5.1 隔震支座的构成第25-26页
        2.5.2 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第26-28页
        2.5.3 隔震支座设计方法第28-30页
第三章 高层框支框架-抗震墙隔震体系的支座选型与整体力学分析第30-60页
    3.1 抗震体系概述第30-33页
        3.1.1 模型概况第30-32页
        3.1.2 荷载与作用第32-33页
    3.2 隔震层设计第33-37页
        3.2.1 支座的选型与布置第34-36页
        3.2.2 隔震支座的压应力设计第36页
        3.2.3 隔震支座性能参数第36-37页
    3.3 各结构体系地震动时程分析第37-39页
        3.3.1 计算程序和力学模型第37-38页
        3.3.2 输入地震波的选取第38-39页
    3.4 各结构体系的地震整体响应分析第39-59页
        3.4.1 抗震体系与各隔震体系的基本周期对比第39-40页
        3.4.2 抗震体系与各隔震体系的楼层剪力对比第40-45页
        3.4.3 抗震体系与各隔震体系的位移指标对比第45-54页
        3.4.4 抗震体系与各隔震体系楼层加速度对比第54-59页
    3.5 小结第59-60页
第四章 高层框支框架-抗震墙隔震体系竖向不连续墙与转换梁的力学分析第60-84页
    4.1 框支抗震墙与转换梁的受力特点第60-63页
        4.1.1 单片框支墙的受力特点第60-62页
        4.1.2 转换梁的受力特点第62-63页
    4.2 构件分析对象及力学模型第63-64页
    4.3 多遇与罕遇地震作用各工况下抗震墙内力分析第64-69页
    4.4 多遇与罕遇地震作用各工况下抗震墙应力分析第69-77页
        4.3.1 多遇地震作用下抗震墙应力对比分析第69-73页
        4.3.2 罕遇地震作用下抗震墙应力对比分析第73-77页
    4.5 多遇与罕遇地震作用各工况下转换梁的内力分析第77-81页
    4.6 小结第81-84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4-86页
    5.1 结论第84-85页
    5.2 展望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附录第89-99页
致谢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设计与构造缺陷对隔震结构减震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屈曲约束支撑在框架密柱核心筒中的抗震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