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信息产业经济(总论)论文

城乡互联网信息消费鸿沟的成因及对策--以山东省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9-16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二、相关概念的理解和界定第10-12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2-14页
    四、研究方法及预期创新第14-16页
第一章 城乡数字鸿沟的产生与研究发展第16-21页
    第一节 从“知沟”到“数字鸿沟”第16页
    第二节 城乡数字鸿沟内涵的三个层次第16-17页
    第三节 城乡互联网信息消费鸿沟的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四节 鸿沟的测算方法第18-21页
第二章 山东省城乡互联网信息消费现状第21-43页
    第一节 互联网信息消费发展成果第21-23页
        一、从实现信息消费的经济能力体现第21-22页
        二、从信息消费的实现渠道体现第22-23页
    第二节 城乡互联网信息消费发展水平不均衡第23-25页
        一、城乡信息消费水平存在差距第23-24页
        二、地市之间发展不均衡第24-25页
    第三节 城乡互联网信息消费状况调查第25-40页
        一、研究目标第25-26页
        二、研究设计第26-29页
        三、调查情况的呈现第29-37页
        四、分析与结论第37-40页
    第四节 城乡鸿沟的存在隐透更多现实问题第40-43页
第三章 回归探索:多维剖析互联网信息消费鸿沟成因第43-60页
    第一节 互联网信息消费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第43-48页
        一、构建测度模型的方法第43页
        二、模型的构建及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构分析第43-47页
        三、结论第47-48页
    第二节 信息消费的影响因素测度第48-52页
        一、因子分析法第48页
        二、主成分因子的确定第48-52页
    第三节 制约信息消费的社会结构性因素第52-55页
        一、收入水平的差距第52-54页
        二、知识分隔的影响第54页
        三、信息传播的情境差异第54-55页
    第四节 信息消费鸿沟成因的个体层面探讨第55-58页
    第五节 媒介属性引致内容边缘化农村、农民议题第58-59页
    第六节 其他影响因素第59-60页
第四章 应对城乡互联网信息消费鸿沟的对策建议第60-68页
    第一节 因地制宜:“减补”和“发展”两辆马车共同拉动信息消费第60-63页
        一、政策先行,跟进资本,尽早建立农村入网普遍服务机制第60-61页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创新产销模式,提升农民收入第61-63页
    第二节 刺激内生消费,增强农村居民的上网粘性第63-65页
        一、开展科学消费观教育,要和引导农民提高生活质量相结合第63-64页
        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增强用户的信息需求强度第64-65页
    第三节 推动电子政务建设,提升农民的网络信息服务意识第65页
    第四节 关怀与引导:媒介明确自身定位,心系群众诉求第65-66页
    第五节 加快基于手机的移动互联信息服务的发展步伐第66-68页
结语第68-69页
注释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附录1:调查问卷第72-7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业地产与城市经济的耦合评价研究--以南昌市为例
下一篇: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能力研究--以QZ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