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凹陷高台子油层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RACT | 第5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8页 |
前言 | 第8-14页 |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0.2 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0.2.1 致密油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0.2.2 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0.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0.3.2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4-20页 |
1.1 构造特征 | 第14-17页 |
1.2 地层与沉积特征 | 第17-20页 |
第二章 致密油油藏特征与油水分布规律 | 第20-28页 |
2.1 致密油油藏特征 | 第20-24页 |
2.2 油水分布规律 | 第24-28页 |
2.2.1 油水平面分布规律 | 第24-25页 |
2.2.2 油水纵向分布规律 | 第25-28页 |
第三章 致密油成藏条件 | 第28-43页 |
3.1 源岩条件 | 第28-34页 |
3.1.1 油源对比 | 第28-31页 |
3.1.2 烃源岩地化特征 | 第31-33页 |
3.1.3 烃源岩生排烃特征 | 第33-34页 |
3.2 储层条件 | 第34-43页 |
3.2.1 岩石学基本特征 | 第34-36页 |
3.2.2 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 | 第36-39页 |
3.2.3 成岩作用 | 第39-43页 |
第四章 致密油主控因素分析 | 第43-50页 |
4.1 致密油主控因素 | 第43-46页 |
4.1.1 优质源岩控制油藏范围 | 第43-44页 |
4.1.2 砂体展布控制油藏富集区域 | 第44-45页 |
4.1.3 优质储层控制油藏富油程度 | 第45-46页 |
4.2 致密油成藏模式 | 第46-50页 |
第五章 有利区预测 | 第50-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