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33页 |
1.1 经由脱羧偶联构建C-C键的反应 | 第9-17页 |
1.2 经由脱羧偶联构建C-N键的反应 | 第17-20页 |
1.3 经由脱羧偶联构建C-P键的反应 | 第20-23页 |
1.4 经由脱羧偶联构建C-S键的反应 | 第23-25页 |
1.5 经由脱羧偶联构建C-X键的反应 | 第25-30页 |
1.6 经由脱羧偶联构建C-O键的反应 | 第30-32页 |
1.7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32-33页 |
2 2-吡啶甲酸脱羧一步构建C-O和C-Cl键反应 | 第33-43页 |
2.1 实验仪仪器和试剂 | 第33-35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33-34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34-35页 |
2.2 2-吡啶甲酸脱羧一步构建C-O和C-Cl键反应过程 | 第35-36页 |
2.3 2-吡啶甲酸氮氧化物的制备 | 第36页 |
2.4 脱羧偶联产物的结构表征数据 | 第36-43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3-56页 |
3.1 氧化剂的影响 | 第43-45页 |
3.2 温度的影响 | 第45页 |
3.3 次氯酸叔丁酯用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3.4 四氯苯醌用量的影响 | 第46-48页 |
3.5 底物适用范围 | 第48-51页 |
3.6 可能的反应机理 | 第51-54页 |
3.6.1 自由基捕获剂TEMPO对反应的影响 | 第51页 |
3.6.2 吡啶环上羧基位置对反应的影响 | 第51-52页 |
3.6.3 吡啶环上N原子孤对电子对反应的影响 | 第52页 |
3.6.4 2-吡啶甲酸脱羧一步构建C-O和C-Cl键反应可能中间体捕获 | 第52-53页 |
3.6.5 2-吡啶甲酸脱羧一步构建C-O和C-Cl键反应机理推测 | 第53-54页 |
3.7 除草剂3,5-二氯-2-(2-氯乙氧基)-吡啶的合成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附录A 部分代表化合物的核磁谱图 | 第62-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