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案件中被错判者的救济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9页 |
一、案例及其揭示的问题 | 第9-12页 |
(一)佘祥林案及其揭示的问题 | 第9-10页 |
1.佘祥林案的案情 | 第9页 |
2.佘祥林案揭示的问题 | 第9-10页 |
(二)赵作海案及其揭示的问题 | 第10-12页 |
1.赵作海案的案情 | 第10-11页 |
2.赵作海案揭示的问题 | 第11-12页 |
二、我国错案中对被错判者救济现状及不足 | 第12-16页 |
(一)我国错案中对被错判者救济现状 | 第12页 |
1.救济途径单一 | 第12页 |
2.对被错判者的救济现实中难展开 | 第12页 |
(二)我国刑事错案中对被错判者救济的不足 | 第12-16页 |
1.国家赔偿的数额太少 | 第12-13页 |
2.救济标准单一 | 第13页 |
3.精神赔偿的可操作性差 | 第13-14页 |
4.缺乏对被错判者就业问题的帮助 | 第14页 |
5.无法实现对被错判者心理问题的救济 | 第14-15页 |
6.对司法违法行为处罚不全面 | 第15-16页 |
三、我国对被错判者救济不足的原因 | 第16-20页 |
(一)救济被错判者的意识缺失 | 第16-18页 |
1.办案者对救济工作的认识不够 | 第16页 |
2.社会不重视被错判者的救济问题 | 第16-17页 |
3.被错判者的就业问题缺乏关注 | 第17页 |
4.未考虑间接损失 | 第17页 |
5.未对被错判者提供心理问题的救济 | 第17-18页 |
(二)辅助措施不全面 | 第18页 |
1.救济渠道不畅通 | 第18页 |
2.诉求成本高效率低 | 第18页 |
(三)法律规定模糊不健全 | 第18-20页 |
1.缺乏有针对性的法律 | 第18-19页 |
2.精神赔偿的法律规定模糊 | 第19-20页 |
四、完善我国被错判者救济的对策 | 第20-25页 |
(一)树立正确的被错判者回归社会的观念 | 第20-22页 |
1.提高司法工作者对错案救济的认识 | 第20页 |
2.重视被错判者的救济问题 | 第20-21页 |
3.为被错判者解决就业问题 | 第21页 |
4.考虑间接损失 | 第21页 |
5.为被错判者提供心理问题的救济 | 第21-22页 |
(二)增加救济辅助措施 | 第22-23页 |
1.畅通救济渠道 | 第22页 |
2.降低诉讼成本,提高救济效率 | 第22-23页 |
3.建立与完善司法人员惩戒制度 | 第23页 |
(三)建立细化相关法律 | 第23-25页 |
1.制定和完善法律 | 第23-24页 |
2.将精神损害赔偿具体化 | 第24-25页 |
结语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致谢 | 第28-2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