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白光LED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 | 第12-13页 |
1.3 白光LED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 第13页 |
1.4 实现白光LED的技术现状 | 第13-15页 |
1.4.1 敷涂荧光粉转化技术 | 第14-15页 |
1.4.2 三基色多晶片技术 | 第15页 |
1.4.3“多量子阱”技术 | 第15页 |
1.5 WLED用红色荧光粉基本概况 | 第15-22页 |
1.5.1 白光LED红色荧光粉的体系种类 | 第16-19页 |
1.5.2 荧光粉的制备工艺 | 第19-21页 |
1.5.3 白光LED红色荧光粉存在的缺陷 | 第21-22页 |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2-24页 |
1.6.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22页 |
1.6.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实验内容与样品表征手段 | 第24-31页 |
2.1 实验原料与制备设备 | 第24-25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4页 |
2.1.2 合成设备与仪器 | 第24-25页 |
2.2 荧光粉制备过程 | 第25-28页 |
2.2.1 传统高温固相法制备过程 | 第25-27页 |
2.2.2 两步法制备过程 | 第27-28页 |
2.3 产物的性能测试与表征方法 | 第28-31页 |
2.3.1 晶体结构和物相分析 | 第28页 |
2.3.2 样品颗粒的微观形貌 | 第28-29页 |
2.3.3 样品发光图谱分析 | 第29-30页 |
2.3.4 样品的相对亮度测试 | 第30-31页 |
第3章 高温固相一步法合成Ca_2La_8Si_6O_(26):xEu~(3+)红色荧光粉 | 第31-56页 |
3.1 Ca_2(La_(0.8)Eu_(0.2))_8Si_6O_(26)制备参数的探索 | 第31-44页 |
3.1.1 不同合成温度制备Ca_2(La_(0.8)Eu_(0.2))_8Si_6O_(26)样品 | 第31-35页 |
3.1.2 不同保温时间制备Ca_2(La_(0.8)Eu_(0.2))_8Si_6O_(26)样品 | 第35-37页 |
3.1.3 制备Ca_2(La_(0.8)Eu_(0.2))_8Si_6O_(26)样品降温速率的确定 | 第37-39页 |
3.1.4 制备Ca_2(La_(0.8)Eu_(0.2))_8Si_6O_(26)样品的助熔剂的选择 | 第39-44页 |
3.2 Eu~(3+)的掺杂浓度对Ca_2(La_(1-x)Eu_x)_8Si_6O_(26)性能的影响 | 第44-49页 |
3.2.1 不同Eu~(3+)含量制备Ca_2(La_(1-x)Eu_x)_8Si_6O_(26)荧光粉的XRD分析 | 第44-46页 |
3.2.2 不同Eu~(3+)含量制备Ca_2(La_(1-x)Eu_x)_8Si_6O_(26)荧光粉的荧光分析 | 第46-49页 |
3.3 确定制备Ca_2(La_(1-x)Eu_x)_8Si_6O_(26)荧光粉最佳参数 | 第49-54页 |
3.3.1 正交法确定Ca_2(La_(1-x)Eu_x)_8Si_6O_(26)最佳制备参数 | 第49-51页 |
3.3.2 最佳样品Ca_2(La_(0.6)Eu_(0.4))_8Si_6O_(26)的性能测试 | 第51-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Ca_2(La_(0.6)Eu_(0.4))_8Si_6O_(26)荧光粉的掺杂改性研究 | 第56-64页 |
4.1 R2(La_(0.6)Eu_(0.4))_8Si_6O_(26)(R=Ca、Sr、Ba)荧光粉的制备与探索 | 第56-59页 |
4.1.1 样品的制备 | 第56-57页 |
4.1.2 样品性能测试 | 第57-59页 |
4.2 不同共掺离子制备Ca_2(La_(0.6)-x SxEu_(0.4))_8Si_6O_(26)的性能研究 | 第59-62页 |
4.2.1 样品制备 | 第59页 |
4.2.2 Bi3+作为共掺离子 | 第59-61页 |
4.2.3 Gd3+作为共掺离子 | 第61-6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两步法制备Ca_2La_8Si_6O_(26):xEu~(3+)红色荧光粉 | 第64-75页 |
5.1 不同二次烧结温度制备Ca_2(La_(0.8)Eu_(0.2))_8Si_6O_(26)荧光粉样品 | 第64-67页 |
5.2 不同Eu~(3+)浓度制备Ca_2(La_(1-x)Eu_x)_8Si_6O_(26)荧光粉 | 第67-72页 |
5.2.1 不同Eu~(3+)浓度Ca_2(La_(1-x)Eu_x)_8Si_6O_(26)荧光粉XRD分析 | 第68-69页 |
5.2.2 不同Eu~(3+)浓度Ca_2(La_(1-x)Eu_x)_8Si_6O_(26)荧光粉荧光性能分析 | 第69-72页 |
5.3 两步法与传统固相法制备最佳样品性能比较 | 第72-74页 |
5.3.1 晶体结构比较 | 第72-73页 |
5.3.2 产物颗粒微观形貌的比较 | 第73页 |
5.3.3 产物荧光性能的比较 | 第73-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附录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