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地理学论文--人文地理学论文

基于隐喻抽取技术的目的地风景体验价值研究--以重庆丰都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第12-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页
        1.3.2 研究框架第12-15页
2 相关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第15-24页
    2.1 文献综述第15-19页
        2.1.1 风景相关研究第15-18页
        2.1.2 图片隐喻相关研究第18-19页
    2.2 相关概念辨析第19-21页
        2.2.1 目的地风景第19-20页
        2.2.2 隐喻第20页
        2.2.3 体验价值第20-21页
    2.3 研究方法第21-24页
        2.3.1 隐喻抽取技术第21-22页
        2.3.2 方法-目的链第22-24页
3 研究设计的实施与分析第24-43页
    3.1 研究设计第24-28页
        3.1.1 个人涉入度测度第24-25页
        3.1.2 构念抽取数与受访者人数第25-26页
        3.1.3 研究准备第26-27页
        3.1.4 隐喻访谈设计第27-28页
        3.1.5 心智地图绘制第28页
    3.2 隐喻抽取访谈过程第28-38页
        3.2.1 受访者说故事第30-33页
        3.2.2 遗失的影像第33页
        3.2.3 分类整理及构念提取第33-35页
        3.2.4 最具代表性的图片第35页
        3.2.5 相反的影像第35-36页
        3.2.6 感官影像描述第36页
        3.2.7 心智模式共识地图第36-38页
        3.2.8 总结影像与小短文第38页
    3.3 构念抽取与地图绘制第38-43页
        3.3.1 总体构念抽取与整合分类第38-40页
        3.3.2 绘制结合层级价值地图的丰都目的地风景共识地图第40-43页
4 研究结果与探讨第43-48页
    4.1 丰都风景遗憾体验价值第43-44页
    4.2 丰都风景神奇体验价值第44-45页
    4.3 丰都风景刺激体验价值第45页
    4.4 丰都风景原始体验价值第45-46页
    4.5 丰都风景生态体验价值第46页
    4.6 丰都风景彼岸体验价值第46-47页
    4.7 丰都风景享受体验价值第47-48页
5 结论与展望第48-51页
    5.1 研究发现与理论贡献第48页
    5.2 不足与展望第48-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第54-55页
附录B:访谈前置问卷及正式访谈邀请第55-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出版伦理研究
下一篇:福厦线接触网绝缘子污秽原因分析和防范对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