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高压配电网规划方案比选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6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2.3 国内外比较 | 第14-16页 |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第2章 高压配电网规划项目分类和效益识别 | 第17-21页 |
| 2.1 高压配电网规划项目分类 | 第17-19页 |
| 2.1.1 新(扩)建工程 | 第17-18页 |
| 2.1.2 改造工程 | 第18-19页 |
| 2.1.3 接入工程 | 第19页 |
| 2.2 高压配电网规划项目效益识别 | 第19-21页 |
| 第3章 高压配电网规划项目比选体系研究 | 第21-29页 |
| 3.1 重在项目成本效益分析的比选体系 | 第21页 |
| 3.2 比选指标 | 第21-24页 |
| 3.2.1 成本计算指标 | 第22页 |
| 3.2.2 增供电量效益计算指标 | 第22-23页 |
| 3.2.3 可靠性效益计算指标 | 第23-24页 |
| 3.2.4 降损效益计算指标 | 第24页 |
| 3.3 比选流程及方法 | 第24-29页 |
| 3.3.1 比选流程 | 第24-25页 |
| 3.3.2 比选方法 | 第25-26页 |
| 3.3.3 互斥方案比选 | 第26-29页 |
| 第4章 高压配电网规划经济技术计算模型研究 | 第29-39页 |
| 4.1 成本计算模型 | 第29-32页 |
| 4.1.1 初始投资年值计算 | 第29页 |
| 4.1.2 运维费用年值计算 | 第29-32页 |
| 4.1.3 综合成本年值计算 | 第32页 |
| 4.2 效益计算模型 | 第32-39页 |
| 4.2.1 增供电量效益计算 | 第32-35页 |
| 4.2.2 可靠性效益计算 | 第35-37页 |
| 4.2.3 降损效益计算 | 第37-39页 |
| 第5章 算例 | 第39-54页 |
| 5.1 接入方案比选 | 第39-48页 |
| 5.1.1 项目概况 | 第39页 |
| 5.1.2 确定相关电网 | 第39-40页 |
| 5.1.3 设置公共参数 | 第40-41页 |
| 5.1.4 计算综合成本 | 第41页 |
| 5.1.5 计算增供电量效益 | 第41-45页 |
| 5.1.6 计算可靠性效益 | 第45-46页 |
| 5.1.7 计算降损效益 | 第46-47页 |
| 5.1.8 计算收益成本比 | 第47-48页 |
| 5.2 选型比选 | 第48-50页 |
| 5.2.1 项目概况 | 第48页 |
| 5.2.2 计算初始投资年值 | 第48-49页 |
| 5.2.3 计算运维费用年值 | 第49-50页 |
| 5.2.4 计算综合成本 | 第50页 |
| 5.3 选址比选 | 第50-54页 |
| 5.3.1 项目概况 | 第50-51页 |
| 5.3.2 确定相关电网 | 第51-52页 |
| 5.3.3 设置公共参数 | 第52页 |
| 5.3.4 计算综合成本 | 第52-54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 6.1 总结 | 第54-55页 |
| 6.2 展望与设想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