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目结构光三维成像系统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1.2 三维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1.2.1 飞行时间法 | 第12-13页 |
1.2.2 激光三角法 | 第13-14页 |
1.2.3 结构光法 | 第14-15页 |
1.2.4 立体视觉法 | 第15-17页 |
1.2.5 常见光学三维测量方法对比 | 第17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双目结构光三维成像系统设计 | 第19-32页 |
2.1 双目结构光系统方案 | 第19-22页 |
2.1.1 双目结构光方案构成 | 第19-20页 |
2.1.2 传统双目视觉成像原理 | 第20-21页 |
2.1.3 自定义结构光 | 第21-22页 |
2.2 双目结构光方案硬件平台 | 第22-23页 |
2.3 双目结构光方案流程 | 第23-25页 |
2.3.1 双目结构光系统流程 | 第23-24页 |
2.3.2 系统关键技术介绍 | 第24-25页 |
2.4 系统软件模块 | 第25-31页 |
2.4.1 图像采集模块 | 第25-29页 |
2.4.2 系统定标模块 | 第29-30页 |
2.4.3 系统重建模块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双目结构光三维成像系统定标 | 第32-45页 |
3.1 定标方法概述 | 第32-33页 |
3.2 单目相机定标 | 第33-43页 |
3.2.1 相机成像数学模型 | 第34-37页 |
3.2.2 平面定标法 | 第37-40页 |
3.2.3 定标结果及分析 | 第40-43页 |
3.3 双目结构光系统定标 | 第43-44页 |
3.3.1 双目定标原理 | 第43-44页 |
3.3.2 双目定标结果与分析 | 第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双目结构光三维成像系统匹配 | 第45-63页 |
4.1 双目结构光系统校正 | 第45-47页 |
4.1.1 双目极线校正原理 | 第46页 |
4.1.2 校正实验结果 | 第46-47页 |
4.2 传统双目匹配算法 | 第47-53页 |
4.2.1 局部双目匹配 | 第49页 |
4.2.2 全局双目匹配 | 第49-50页 |
4.2.3 半全局双目匹配 | 第50-51页 |
4.2.4 传统双目匹配结果及分析 | 第51-53页 |
4.3 双目结构光系统稠密二次匹配 | 第53-58页 |
4.3.1 初始视差获取与分析 | 第53-54页 |
4.3.2 视差梯度 | 第54-57页 |
4.3.3 稠密二次匹配 | 第57-58页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8-62页 |
4.4.1 直接匹配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8-60页 |
4.4.2 二次匹配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0-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双目结构光系统三维重建 | 第63-68页 |
5.1 系统三维重建 | 第63-65页 |
5.1.1 三维重建原理 | 第63页 |
5.1.2 重建结果 | 第63-65页 |
5.2 系统重建精度分析 | 第65-67页 |
5.2.1 标准件的重建 | 第65-66页 |
5.2.2 重建精度及分析 | 第66-6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