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中国当下民间艺术品的产业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44页
    1.1 课题来源第15页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8页
    1.3 研究缘起和背景第18-19页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第19-22页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第22-25页
    1.6 研究方法第25-26页
    1.7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26-44页
第二章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发展机制的内涵第44-76页
    2.1 中国民间艺术品及其产业概念第44-52页
        2.1.1 民间艺术品及产业内涵第44-47页
        2.1.2 “配第-克拉克定理”与中国民间艺术品的当代转型第47-51页
        2.1.3 作为“文化资产”的民间艺术品第51-52页
    2.2 中国民间艺术品发展现状第52-70页
        2.2.1 主要组织形式第52-61页
        2.2.2 主要盈利渠道第61-70页
    2.3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发展中的问题第70-76页
第三章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发展机制的理论分析第76-87页
    3.1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机制的理论阐释第76-83页
        3.1.1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发展机制的内涵与功能第76-77页
        3.1.2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发展机制的类型与特征第77-83页
    3.2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发展机制的架构原则第83-87页
        3.2.1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第83-84页
        3.2.2 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并行第84-85页
        3.2.3 传统性与创新性兼顾第85-87页
第四章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机制的具体构建——以蔚县剪纸、庆阳香包、德化白瓷为例第87-128页
    4.1 中国民间艺术品资源的挖掘、保护、传承机制第87-100页
        4.1.1 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中国民间艺术品资源的产业要素分析第87-96页
        4.1.2 庆阳香包的价值挖掘第96-100页
    4.2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的要素市场与平台机制第100-106页
        4.2.1 评奖平台第101页
        4.2.2 拍卖平台第101-103页
        4.2.3 系统化、资产化平台第103-104页
        4.2.4 互联网平台第104页
        4.2.5 无墙的博物馆第104-106页
        4.2.6 装裱,印刷等配套产业第106页
    4.3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发展的融资机制第106-107页
    4.4 中国民间艺术品的鉴定、价值评估机制第107-111页
        4.4.1 民间艺术品定价因素第107-110页
        4.4.2 确立民间艺术品资源评估原则第110-111页
    4.5 中国民间艺术品的拓展机制第111-120页
        4.5.1 传统的根脉第111-113页
        4.5.2 民间艺术品中的“市场元素”第113-114页
        4.5.3 开放的维度第114-118页
        4.5.4 现代的整合:现代化的管理思路第118页
        4.5.5 艺术品授权第118-119页
        4.5.6 其他类第119-120页
    4.6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支撑机制第120-125页
        4.6.1 传媒第120-121页
        4.6.2 技术第121-125页
    4.7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发展的监督管理机制第125-128页
第五章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发展机制的实现路径第128-151页
    5.1 政府主导的实施路径第128-136页
        5.1.1 顶层设计第128-130页
        5.1.2 行政导向第130-132页
        5.1.3 优化环境第132-133页
        5.1.4 经济规范第133-134页
        5.1.5 重视区域性试验第134页
        5.1.6 法律保护第134-135页
        5.1.7 建立民间艺术资源数据库第135-136页
    5.2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链的培育与提升第136-142页
        5.2.1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价值链的建构与完善第136页
        5.2.2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的创意研发第136-137页
        5.2.3 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的品牌培育第137-140页
        5.2.4 民间艺术品产业的新型市场体系的构建——互联网第140-142页
    5.3 民间艺术品产业主体的自身优化第142-145页
        5.3.1 构建新型投资运营主体第142-143页
        5.3.2 加强整合意识与行业合作第143-145页
    5.4 加强人才培育,形成面向中国民间艺术品产业全产业链的人才体系第145-151页
        5.4.1 家族传承第145-147页
        5.4.2 师徒传艺第147页
        5.4.3 学校教育第147-149页
        5.4.4 智库建设第149-151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151-154页
参考文献第154-168页
图表目录第168-170页
致谢第170-173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173-174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第174页

论文共1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公共租界影院行政管理制度(1908-1937)
下一篇:当代西方城市标志性景观审美表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