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DME的性质和用途 | 第10-12页 |
1.3 DME的合成方法 | 第12-14页 |
1.3.1 两步法制备DME | 第12-13页 |
1.3.2 一步法制备DME | 第13-14页 |
1.4 合成气一步法制备DME催化剂的研究 | 第14-17页 |
1.4.1 含助剂的复合双功能催化剂 | 第14-17页 |
1.4.2 不含助剂的复合双功能催化剂 | 第17页 |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实验原料、研究方法及表征 | 第18-26页 |
2.1 原料与仪器 | 第18-19页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19-21页 |
2.2.1 溶剂挥发法 | 第19页 |
2.2.2 柠檬酸燃烧法 | 第19-20页 |
2.2.3 尿素燃烧法 | 第20-21页 |
2.3 催化剂表征 | 第21-23页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1页 |
2.3.2 N_2-吸附脱附表征 | 第21页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分析 | 第21-22页 |
2.3.4 H_2-程序升温还原表征 | 第22页 |
2.3.5 程序升温还原-氧化表征 | 第22页 |
2.3.6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 第22-23页 |
2.3.7 热重表征 | 第23页 |
2.4 催化剂活性评价及分析方法 | 第23-26页 |
2.4.1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23-24页 |
2.4.2 产物分析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溶剂挥发法CuO/γ-Al_2O_3复合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性能评价 | 第26-38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介孔CuO/γ-Al_2O_3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第26-27页 |
3.3 结果与表征 | 第27-31页 |
3.3.1 XRD | 第27页 |
3.3.2 N2-吸附脱附 | 第27-28页 |
3.3.3 SEM-EDS | 第28-29页 |
3.3.4 TEM | 第29-30页 |
3.3.5 H_2-TPR | 第30-31页 |
3.4 合成气一步法制DME | 第31-33页 |
3.4.1 Cu含量对催化性能影响 | 第31-32页 |
3.4.2 催化温度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 第32-33页 |
3.5 稳定性研究 | 第33-36页 |
3.5.1 催化剂反应性能 | 第33页 |
3.5.2 XRD | 第33-34页 |
3.5.3 N_2-吸附脱附 | 第34-35页 |
3.5.4 H_2-TPR | 第35页 |
3.5.5 TEM | 第35-3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柠檬酸燃烧法CuO/γ-Al_2O_3复合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性能评价 | 第38-46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CuO/γ-Al_2O_3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第38页 |
4.3 结果与表征 | 第38-42页 |
4.3.1 XRD | 第38-40页 |
4.3.2 N_2-吸附脱附 | 第40-41页 |
4.3.3 SEM-EDS | 第41-42页 |
4.3.4 H_2-TPR | 第42页 |
4.4 合成气一步法制DME | 第42-44页 |
4.4.1 Cu含量对催化性能影响 | 第43页 |
4.4.2 催化温度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 第43-4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五章 尿素燃烧法CuO/γ-Al_2O_3复合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性能评价 | 第46-64页 |
5.1 引言 | 第46页 |
5.2 CuO/γ-Al_2O_3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第46页 |
5.3 结果与表征 | 第46-58页 |
5.3.1 XRD | 第46-49页 |
5.3.2 N_2-吸附脱附 | 第49-52页 |
5.3.3 SEM-EDS | 第52-53页 |
5.3.4 H_2-TPR | 第53-55页 |
5.3.5 TPR-TPO联用 | 第55-56页 |
5.3.6 TEM | 第56-57页 |
5.3.7 TG | 第57-58页 |
5.4 合成气一步法制DME催化反应 | 第58-63页 |
5.4.1 铜含量对催化剂催化效果影响 | 第58-59页 |
5.4.2 升温速率对催化剂催化性能影响 | 第59-60页 |
5.4.3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性能影响 | 第60-61页 |
5.4.4 合成气一步法制DME反应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性能影响 | 第61-62页 |
5.4.5 催化剂稳定性研究 | 第62-6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8页 |
6.1 结论 | 第64-66页 |
6.2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