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豆科牧草论文

刈割对紫花苜蓿和红豆草产量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0页
    1.1 紫花苜蓿和红豆草的研究背景第12页
    1.2 紫花苜蓿和红豆草营养价值的研究第12-18页
        1.2.1 影响紫花苜蓿和红豆草营养成分变化的因素第12-15页
        1.2.2 紫花苜蓿和红豆草营养价值的评判第15-18页
            1.2.2.1 紫花苜蓿和红豆草的营养成分第15-16页
            1.2.2.2 紫花苜蓿和红豆草的营养成分评判标准第16-18页
    1.3 紫花苜蓿和红豆草的研究进展第18-20页
        1.3.1 紫花苜蓿和红豆草的遗传学价值第18-19页
        1.3.2 紫花苜蓿和红豆草的营养价值第19-20页
第二章 刈割时期对紫花苜蓿和红豆草产量及营养价值的影响第20-37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0-21页
        2.1.1 试验地的自然条件第20页
        2.1.2 供试品种第20-21页
        2.1.3 样品采集第21页
        2.1.4 样品处理第21页
        2.1.5 测定指标与方法第21页
        2.1.6 数据处理第21页
    2.2 结果分析第21-35页
        2.2.1 不同刈割时期紫花苜蓿和红豆草产量的分析第21-22页
        2.2.2 同一品种紫花苜蓿和红豆草不同刈割时期营养成分的分析第22-28页
        2.2.3 同一刈割时期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和红豆草营养成分的分析第28-33页
        2.2.4 刈割时期对紫红苜蓿和红豆草营养成分的效应第33-35页
        2.2.5 不同刈割时期紫花苜蓿和红豆草营养品质综合评价第35页
    2.3 讨论第35-36页
        2.3.1 刈割时期对紫花苜蓿和红豆草产量及营养价值的影响第35-36页
        2.3.2 品种对紫花苜蓿和红豆草产量及营养价值的影响第36页
    2.4 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刈割茬次对紫花苜蓿和红豆草产量及营养价值的影响第37-50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7-38页
        3.1.1 试验地的自然条件第37页
        3.1.2 供试品种第37页
        3.1.3 样品采集第37页
        3.1.4 样品处理第37页
        3.1.5 测定指标与方法第37-38页
        3.1.6 数据处理第38页
    3.2 结果分析第38-48页
        3.2.1 不同刈割茬次紫花苜蓿和红豆草产量的分析第38-39页
        3.2.2 同一品种紫花苜蓿和红豆草不同刈割茬次营养成分的分析第39-43页
        3.2.3 同一茬次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和红豆草营养成分的分析第43-46页
        3.2.4 刈割茬次对紫红苜蓿和红豆草营养成分的效应第46-48页
        3.2.5 不同刈割茬次紫花苜蓿和红豆草营养品质综合评价第48页
    3.3 讨论第48-49页
        3.3.1 刈割茬次对紫花苜蓿和红豆草产量及营养价值的影响第48-49页
        3.3.2 品种对紫花苜蓿和红豆草产量及营养价值的影响第49页
    3.4 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试验结论第50-52页
    4.1 结论第50页
    4.2 创新点第50页
    4.3 研究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附录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作者简介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方消银膏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雨水安全集蓄与利用的滨岸带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桂林漓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