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绪论 | 第7-13页 |
第一章 元明清戏曲作品中李白形象的来源 | 第13-29页 |
第一节 李白诗文中的自我形象 | 第13-19页 |
第二节 历史叙述中的李白 | 第19-24页 |
一、各类史料记载中的李白 | 第19-22页 |
二、各类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李白形象 | 第22-23页 |
三、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李白形象 | 第23-24页 |
第三节 李白形象特征简述 | 第24-29页 |
第二章 元明清李白题材戏曲作品概述 | 第29-48页 |
第一节 元代戏曲中的李白题材作品 | 第29-40页 |
一、元代戏曲中李白题材作品存佚情况 | 第29-33页 |
二、元杂剧中的李白形象与元人的审美心理 | 第33-34页 |
三、元杂剧中李白形象与《李谪仙醉草吓蛮书》中李白形象对比 | 第34-37页 |
四、重点篇目《李太白贬夜郎》分析 | 第37-40页 |
第二节 明代戏曲中的李白题材作品 | 第40-44页 |
一、明代戏曲作品中李白题材作品存佚情况 | 第40页 |
二、明代戏曲作品中李白题材作品分类 | 第40-41页 |
三、重点篇目《彩毫记》分析 | 第41-44页 |
第三节 清代戏曲中的李白题材作品 | 第44-48页 |
一、清代戏曲作品中李白题材作品存佚情况 | 第44页 |
二、清代戏曲作品中李白题材作品分类 | 第44-45页 |
三、重点篇目《采石矶》分析 | 第45-48页 |
第三章 元明清戏曲中的李白形象分析 | 第48-63页 |
第一节 元明清戏曲中李白形象特点 | 第48-53页 |
一、文士李白:天才英丽、文采斐然 | 第48-49页 |
二、志士李白:奋其志能、愿为辅弼 | 第49-50页 |
三、侠士李白:轻财好施、广交豪杰 | 第50-51页 |
四、狂士李白:傲世权贵、放浪不羁 | 第51-52页 |
五、逸士李白:仙风道骨、素蓄道义 | 第52-53页 |
第二节 元明清戏曲中李白形象的转变 | 第53-59页 |
一、李白形象演变的轨迹 | 第53-55页 |
二、李白形象演变的特点 | 第55-59页 |
第三节 元明清戏曲作品中李白形象的文化成因与审美内涵 | 第59-63页 |
第四章 李白戏曲艺术研究 | 第63-70页 |
第一节 李白题材戏曲作品话语塑造 | 第63-65页 |
第二节 李白题材戏曲与其他文体的不同 | 第65-70页 |
一、李白题材戏曲与诗文的不同 | 第65-67页 |
二、李白题材戏曲与小说的不同 | 第67-68页 |
三、李白题材戏曲中传奇与杂剧的不同 | 第68-70页 |
结语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