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强化薄壁圆柱形容器外压屈曲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符号说明 | 第16-18页 |
1 绪论 | 第18-3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8-24页 |
1.1.1 应变强化技术体现绿色发展理念 | 第18-19页 |
1.1.2 应变强化技术和标准的发展历程 | 第19-20页 |
1.1.3 应变强化深冷容器的安全性 | 第20-24页 |
1.2 薄壁圆柱形容器的外压稳定性 | 第24-28页 |
1.2.1 圆柱薄壳结构的外压屈曲 | 第24页 |
1.2.2 圆柱薄壳屈曲问题的分类 | 第24-26页 |
1.2.3 薄壁圆柱形容器的外压设计方法 | 第26-28页 |
1.3 应变强化薄壁圆柱形容器外压屈曲研究现状 | 第28-29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9-32页 |
1.4.1 主要内容 | 第29-30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30-32页 |
2 应变强化薄壁圆柱形容器外压屈曲试验研究 | 第32-54页 |
2.1 引言 | 第32页 |
2.2 试验方案 | 第32-34页 |
2.3 试验容器初始几何形状的非接触测量 | 第34-41页 |
2.3.1 三维激光扫描原理 | 第35-37页 |
2.3.2 三维激光扫描在压力容器中的应用 | 第37-38页 |
2.3.3 试验容器初始形状检测 | 第38-41页 |
2.4 应变强化对薄壁圆柱形容器几何形状的改善 | 第41-45页 |
2.4.1 应变强化试验装置 | 第42页 |
2.4.2 应变强化试验过程 | 第42-43页 |
2.4.3 应变强化对容器不圆度的影响 | 第43页 |
2.4.4 应变强化对容器壁厚的影响 | 第43-45页 |
2.5 应变强化对薄壁圆柱形容器外压稳定性的影响 | 第45-52页 |
2.5.1 外压屈曲试验装置 | 第45页 |
2.5.2 外压屈曲试验过程 | 第45-47页 |
2.5.3 长圆筒容器外压屈曲分析 | 第47-50页 |
2.5.4 短圆筒容器外压屈曲分析 | 第50-5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3 应变强化薄壁圆柱形容器外压屈曲行为研究 | 第54-64页 |
3.1 引言 | 第54页 |
3.2 基于容器真实形状的外压屈曲模拟方法 | 第54-56页 |
3.2.1 逆向建模 | 第54-55页 |
3.2.2 非线性数值分析 | 第55-56页 |
3.3 外压屈曲模拟方法的合理性验证 | 第56-58页 |
3.4 应变强化对容器外压屈曲的影响规律 | 第58-62页 |
3.4.1 不同规格容器模型构建 | 第58页 |
3.4.2 长圆筒容器外压屈曲模拟结果 | 第58-60页 |
3.4.3 短圆筒容器外压屈曲模拟结果 | 第60-6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4 应变强化薄壁圆柱形容器外压设计方法 | 第64-74页 |
4.1 引言 | 第64页 |
4.2 应变强化薄壁圆柱形容器外压设计方法 | 第64-68页 |
4.2.1 稳定性安全系数的确定 | 第64-66页 |
4.2.2 外压设计步骤 | 第66-67页 |
4.2.3 安全性评估 | 第67-68页 |
4.3 超压处理对于容器制造的借鉴意义 | 第68-72页 |
4.3.1 容器初始形状的改善 | 第68-71页 |
4.3.2 容器外压屈曲后的修复 | 第71-7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5.1 总结 | 第74-75页 |
5.2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作者简介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