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8-4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学术价值 | 第9-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41页 |
第一章 “统一性”概念溯源 | 第41-46页 |
第一节 西方哲学中的“统一性”由来 | 第41-45页 |
第二节 康德哲学中的“统一性”由来 | 第45-46页 |
第二章 “一切直观杂多都从属于统觉的本源的综合统一性的条件之下” | 第46-79页 |
第一节 “纯粹的综合是以先天的综合统一性为基础的综合” | 第51-58页 |
第二节 现象中杂多客体的协同性是空间直观表象的统一性的前提条件 | 第58-63页 |
第三节 时间的三种样态是一切现象在时间的统一性方面的规定 | 第63-67页 |
第四节 空间和时间与一般感性直观的综合统一性是知觉的根据 | 第67-73页 |
第五节 “想象力的综合仅仅以对感性作规定时的统一性为目的” | 第73-79页 |
第三章 “知性借助于规则是现象的统一性的能力” | 第79-99页 |
第一节 “一切判断都是我们表象中的统一性的机能” | 第79-83页 |
第二节 “纯粹知性在范畴中是一切现象的综合统一性的法则” | 第83-88页 |
第三节 “经验的形式是按照概念的现象的综合统一性” | 第88-92页 |
第四节 “统觉的综合统一性原理是一切知性运用的最高原则” | 第92-99页 |
第四章 “理性是在原则之下的知性规则的统一性的能力” | 第99-110页 |
第一节 “先验的理念是知性运用的一个系统的统一性的原则” | 第100-106页 |
第二节 “唯一建立在理性概念基础之上的最高形式的统一性是事物合目的的统一性” | 第106-107页 |
第三节 至善的理想是理性在实践领域的系统统一性的根据 | 第107-110页 |
第五章 以“统一性”为基石的主体性哲学的未来走向 | 第110-114页 |
第一节 “统一性”的主体性哲学的唤醒 | 第110-111页 |
第二节 “统一性”与“现代性”的交锋 | 第111-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0页 |
后记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