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法取水隧洞结构的静力性能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概况 | 第9-15页 |
1.2.1 地下结构设计理论的研究 | 第9-11页 |
1.2.2 隧洞横向计算模型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隧洞纵向计算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2 工程概况及基本参数 | 第17-22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17-19页 |
2.2 水文地质条件 | 第19-20页 |
2.2.1 地表水和地下水条件 | 第19-20页 |
2.2.2 水力联系 | 第20页 |
2.3 隧洞衬砌基本概况 | 第20-21页 |
2.3.1 衬砌管片拼装形式及相关参数 | 第20-21页 |
2.3.2 衬砌环管片构造 | 第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并行隧洞的合理间距研究 | 第22-41页 |
3.1 并行盾构隧洞结构影响机理 | 第22-25页 |
3.1.1 荷载 | 第22页 |
3.1.2 并行盾构隧洞对周围土层的扰动 | 第22-24页 |
3.1.3 双孔隧洞间距影响 | 第24-25页 |
3.2 研究思路及工程概况 | 第25-26页 |
3.2.1 研究思路 | 第25页 |
3.2.2 工程概况 | 第25-26页 |
3.3 计算假定与建模 | 第26-30页 |
3.3.1 基本假定 | 第26-27页 |
3.3.2 本构模型及材料参数 | 第27-28页 |
3.3.3 材料参数及荷载 | 第28-29页 |
3.3.4 计算模型 | 第29-30页 |
3.4 并行隧洞结构有限元分析计算 | 第30-39页 |
3.4.1 隧洞并行间距设置对结构的影响分析 | 第30-38页 |
3.4.2 并行隧洞周围土层应力场分布 | 第38-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4 取水隧洞横向断面结构性能研究 | 第41-69页 |
4.1 地层弹簧模型计算 | 第41-53页 |
4.1.1 地层弹簧理论 | 第41-42页 |
4.1.2 计算荷载 | 第42-46页 |
4.1.3 材料本构关系 | 第46-47页 |
4.1.4 ANSYS相关单元 | 第47-49页 |
4.1.5 计算模型假定 | 第49-51页 |
4.1.6 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4.2 荷载分布形式影响 | 第53-57页 |
4.2.1 主动荷载分布形式影响 | 第53-55页 |
4.2.2 地层弹簧参数影响分析 | 第55-57页 |
4.3 隧洞管片接缝处理影响 | 第57-68页 |
4.3.1 考虑接缝效应衬砌管片模型 | 第57-59页 |
4.3.2 隧洞埋深影响 | 第59-60页 |
4.3.3 接缝处理影响分析 | 第60-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5 取水隧洞纵向结构分析 | 第69-83页 |
5.1 弹性地基梁理论 | 第69-72页 |
5.1.1 Winkler弹性地基梁挠曲微分方程 | 第69-70页 |
5.1.2 满跨均布荷载下有限长弹性地基梁解析解 | 第70-72页 |
5.2 盾构隧洞纵向等效连续地基梁模型 | 第72-76页 |
5.2.1 盾构隧洞纵向等效模型基本原理 | 第73-74页 |
5.2.2 盾构隧洞纵向等效刚度计算 | 第74-76页 |
5.3 盾构隧洞纵向结构内力变形分析 | 第76-81页 |
5.3.1 考虑边界约束的有限长隧洞纵向计算模型 | 第76-78页 |
5.3.2 结果及分析 | 第78-8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6.1 结论 | 第83-84页 |
6.2 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