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2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多金属氧酸盐 | 第10-15页 |
1.2.1 多金属酸盐简述 | 第10-11页 |
1.2.2 多金属氧酸盐的发展历程 | 第11页 |
1.2.3 多金属氧酸盐的经典结构 | 第11-12页 |
1.2.4 多金属氧酸盐的性征 | 第12-14页 |
1.2.5 多金属氧酸盐的广泛应用 | 第14-15页 |
1.3 多孔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 | 第15-18页 |
1.3.1 金属-有机框架HKUST-1 | 第16页 |
1.3.2 金属-有机框架MIL-101 | 第16-17页 |
1.3.3 金属-有机骨架Uio-67 | 第17-18页 |
1.4 POMs@MOFs材料 | 第18-19页 |
1.5 多酸复合材料在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1.5.1 光催化氧化降解染料废水 | 第19-20页 |
1.5.2 催化氧化脱硫 | 第20-21页 |
1.6 研究目的及研究任务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水热法制备POMs@MOFs复合材料 | 第22-43页 |
2.1 引言 | 第22-24页 |
2.2 合成原理 | 第24-26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26-29页 |
2.3.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26-27页 |
2.3.2 微-介孔POMs@HKUST-1 复合材料的合成 | 第27-29页 |
2.3.3 POMs@MIL-101 复合材料的合成 | 第29页 |
2.3.4 POMs@Uio-67 复合材料的合成 | 第29页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9-42页 |
2.4.1 表征方法与手段 | 第29-30页 |
2.4.2 复合材料POMs@HKUST-1 的结构表征 | 第30-35页 |
2.4.3 复合材料POMs@MIL-101 的结构表征 | 第35-39页 |
2.4.4 复合材料POMs@Uio-67 的结构表征 | 第39-42页 |
2.5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POMs@MOFs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 第43-55页 |
3.1 引言 | 第4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3-51页 |
3.2.1 POMs@HKUST-1 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 | 第43-49页 |
3.2.2 POMs@MIL-101 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 | 第49-51页 |
3.3 POMs@MOFs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机理探讨 | 第51-54页 |
3.4 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复合材料POMs@MOFs催化氧化脱硫的性能 | 第55-70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合成原理 | 第55-57页 |
4.3 POMs@MIL-101 的催化氧化脱硫实验 | 第57-61页 |
4.3.1 磷钨酸的负载量对催化氧化脱硫的影响 | 第58-59页 |
4.3.2 氧硫比(O/S)对催化氧化脱硫效果的影响 | 第59-60页 |
4.3.3 催化剂用量对催化氧化脱硫效果的影响 | 第60-61页 |
4.4 POMs@Uio-67 的催化氧化脱硫实验 | 第61-69页 |
4.4.1 模拟油品氧化脱硫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 | 第62-64页 |
4.4.2 产物气相色谱分析及数据处理 | 第64页 |
4.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4-69页 |
4.5 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