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二甲基庚二酮稀土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发光及磁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前言第9-36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单核β-二酮Dy配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0-22页
    1.3 双核β-二酮Dy配合物的研究进展第22-28页
    1.4 单核β-二酮稀土配合物的研究进展第28-35页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35-36页
第2章 单核二甲基庚二酮镝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磁性研究第36-54页
    2.1 引言第36页
    2.2 实验部分第36-37页
        2.2.1 实验试剂第36-37页
        2.2.2 实验设备及仪器第37页
    2.3 单核二甲基庚二酮镝配合物的合成第37-39页
        2.3.1 DyCl_3·6H_2O的制备第37页
        2.3.2 单核二甲基庚二酮镝配合物的合成第37-39页
    2.4 单核二甲基庚二酮镝配合物的表征第39-44页
        2.4.1 单核二甲基庚二酮镝配合物的元素分析第39页
        2.4.2 单核二甲基庚二酮镝配合物的红外(FT-IR)分析第39页
        2.4.3 单核二甲基庚二酮镝配合物的紫外(UV-vis)分析第39-40页
        2.4.4 单核二甲基庚二酮镝配合物的热失重(TG-DSC)分析第40-42页
        2.4.5 单核二甲基庚二酮镝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第42-43页
        2.4.6 单核二甲基庚二酮镝配合物的粉末衍射(PXRD)分析第43-44页
    2.5 单核二甲基庚二酮镝配合物的分子磁性研究第44-52页
        2.5.1 配合物1?3的直流磁化率测试第44-45页
        2.5.2 配合物1?3的交流磁化率测试第45-52页
    2.6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3章 双核二甲基庚二酮镝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磁性研究第54-64页
    3.1 引言第54页
    3.2 双核二甲基庚二酮镝配合物的合成第54-56页
        3.2.1 双核二甲基庚二酮镝配合物的合成第54-56页
    3.3 双核二甲基庚二酮镝配合物的表征第56-60页
        3.3.1 双核二甲基庚二酮镝配合物的元素分析第56页
        3.3.2 双核二甲基庚二酮镝配合物的红外(FT-IR)分析第56页
        3.3.3 双核二甲基庚二酮镝配合物的紫外(UV-vis)分析第56-57页
        3.3.4 双核二甲基庚二酮镝配合物的热失重(TG-DSC)分析第57-58页
        3.3.5 双核二甲基庚二酮镝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第58-59页
        3.3.6 双核二甲基庚二酮镝配合物的粉末衍射(PXRD)分析第59-60页
    3.4 双核二甲基庚二酮镝配合物的分子磁性研究第60-63页
        3.4.1 直流测试第60-61页
        3.4.2 交流测试第61-63页
    3.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4章 单核二甲基庚二酮稀土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发光研究第64-76页
    4.1 引言第64页
    4.2 单核二甲基庚二酮稀土配合物的合成第64-66页
        4.2.1 单核二甲基庚二酮稀土配合物的合成第64-66页
    4.3 单核二甲基庚二酮稀土配合物的表征第66-70页
        4.3.1 单核二甲基庚二酮稀土配合物的元素分析第66页
        4.3.2 单核二甲基庚二酮稀土配合物的红外(FT-IR)分析第66-67页
        4.3.3 单核二甲基庚二酮稀土配合物的紫外(UV-vis)分析第67-68页
        4.3.4 单核二甲基庚二酮稀土配合物的热失重(TG-DSC)分析第68-69页
        4.3.5 单核二甲基庚二酮稀土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第69-70页
        4.3.6 单核二甲基庚二酮稀土配合物的粉末衍射(PXRD)分析第70页
    4.4 配合物7,10 和13的近红外性质研究第70-73页
        4.4.1 配合物7,10和13的固态近红外测试第70-72页
        4.4.2 配合物7,10和13的寿命测试第72-73页
    4.5 配合物8,11和14的近红外性质研究第73-74页
        4.5.1 配合物8,11和14的固态近红外测试第73页
        4.5.2 配合物8,11和14的寿命测试第73-74页
    4.6 配合物9, 12 和15的近红外性质研究第74-75页
        4.6.1 配合物9, 12和15的固态近红外测试第74-75页
        4.6.2 配合物9, 12和15的寿命测试第75页
    4.7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结论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91页
附录第91-103页
致谢第103-10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H相关的SERS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在药品快检中的应用
下一篇:脲基对称双阳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