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吸附剂论文--活性炭论文

表面嫁接改性活性炭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工业废水及工业废水处理研究现状第11-13页
        1.1.1 工业废水介绍第11-12页
        1.1.2 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及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 吸附理论第13-15页
        1.2.1 流体-固体表面的吸附第13页
        1.2.2 吸附方式分类第13-14页
        1.2.3 物理吸附力介绍第14页
        1.2.4 物理吸附热介绍第14-15页
    1.3 活性炭结构性能的概述第15-16页
        1.3.1 活性炭表面物理结构特性第15-16页
        1.3.2 活性炭表面化学结构特性第16页
    1.4 活性炭表面改性方法与吸附应用第16-19页
    1.5 研究背景和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实验试剂、仪器及表征方法第21-25页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1-22页
    2.2 实验表征方法第22-23页
        2.2.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22页
        2.2.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22-23页
        2.2.3 比表面积与孔结构分析第23页
        2.2.4 Zeta电位分析第23页
    2.3 实验工艺与方法第23页
    2.4 吸附剂的吸附性能评估第23-25页
第三章 多羧基活性炭与季铵盐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表征第25-37页
    3.1 多羧基活性炭的制备第25-26页
        3.1.1 活性炭表面氧化和氯化第25页
        3.1.2 丁二酸酐修饰聚乙烯亚胺化活性炭的合成第25-26页
    3.2 多羧基活性炭的检测表征第26-30页
        3.2.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结果第26-27页
        3.2.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结果第27-28页
        3.2.3 孔结构表征结果第28-30页
    3.3 季铵盐改性活性炭的制备第30-32页
        3.3.1 活性炭表面氧化和氯化第30-31页
        3.3.2 季铵盐修饰甘露醇化活性炭的合成第31-32页
    3.4 季铵盐改性活性炭的检测表征第32-35页
        3.4.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结果第32-33页
        3.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结果第33-34页
        3.4.3 孔结构表征结果第34-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四章 多羧基活性炭吸附阳离子有机物罗丹明6G第37-55页
    4.1 前言第37-38页
    4.2 实验部分与结果讨论第38-54页
        4.2.1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第38页
        4.2.2 罗丹明6G溶液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8-39页
        4.2.3 初始溶液pH值对吸附罗丹明6G的影响第39-40页
        4.2.4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罗丹明6G的影响第40-41页
        4.2.5 吸附时间对吸附罗丹明6G的影响第41-42页
        4.2.6 罗丹明6G溶液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第42-43页
        4.2.7 吸附动力学第43-47页
        4.2.8 吸附热力学第47-52页
        4.2.9 选择性吸附及吸附性能的对比第52页
        4.2.10 吸附机理第52-54页
    4.3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季铵盐改性活性炭吸附阴离子有机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第55-71页
    5.1 前言第55页
    5.2 实验部分与结果讨论第55-69页
        5.2.1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第55-56页
        5.2.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标准曲线的绘制第56-57页
        5.2.3 初始溶液pH值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影响第57-58页
        5.2.4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SDBS的影响第58页
        5.2.5 吸附时间对吸附SDBS的影响第58-59页
        5.2.6 罗丹明6G溶液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第59-60页
        5.2.7 吸附动力学第60-64页
        5.2.8 吸附热力学第64-68页
        5.2.9 选择性吸附及吸附性能的对比第68页
        5.2.10 吸附机理第68-69页
    5.3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六章 结论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81页
致谢第81-83页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钨酸铋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二胺型苯并噁嗪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