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延续与变革:济南稻作史研究(1949-2014)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绪论第11-19页
    一、选题缘起第11页
    二、概念界定第11-12页
    三、学术史回顾第12-16页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资料第16-17页
    五、创新点与不足第17-19页
第一章 早期传统:近代及其以前的济南稻作史第19-29页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济南稻作业的起源第19-22页
        一、地理环境第19-20页
        二、稻作起源第20-22页
    第二节 明清以后山东稻作业的延续与发展第22-26页
        一、明清时期第22-23页
        二、民国时期第23-26页
    第三节 早期的济南稻作市场第26-29页
        一、稻谷销售第26-27页
        二、稻草的加工使用第27-29页
第二章 稻改运动:济南稻作业的大规模扩展第29-53页
    第一节 济南稻改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第29-37页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济南的稻作状况第29-33页
        二、济南稻改运动的兴起及早期试验:1958年前后第33-37页
    第二节 济南稻改运动的再兴起及其扩展:1964-1965年第37-50页
        一、再兴起的历史背景第37-38页
        二、政策与措施第38-46页
        三、成绩与不足第46-50页
    第三节 “文革”时期的济南稻作第50-53页
第三章 兴衰与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的济南稻作经济第53-64页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趋势的转变第53-58页
        一、机制转变:从国家主导到市场主导第53-54页
        二、思想转变:人与自然的关系第54-56页
        三、干部评价机制的转变第56-58页
    第二节 稻作经济发展的新历程第58-64页
        一、发展状况第58-60页
        二、发展特点第60-61页
        三、问题与困境第61-64页
第四章 个案分析——七里铺村的稻改运动第64-81页
    第一节 稻改前的七里铺村第64-67页
    第二节 政治动员与稻改的发动第67-74页
        一、国家的政治动员与政策支持第67-70页
        二、村落的社会动员与集体投资第70-74页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七里铺村的稻作经济第74-77页
    第四节 稻改与七里铺村的社会变迁第77-81页
结语第81-83页
附录第83-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8页
致谢第118-11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119-120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瓜EMS诱变突变体库及TILLING平台的初步构建
下一篇:气候与粮食生产要素对我国单季稻和冬小麦单产贡献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