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章 唐代笔记小说作者的道教观 | 第12-26页 |
第一节 唐笔记小说作者对道教文化的理性态度 | 第12-18页 |
第二节 唐笔记小说作者对道教的推崇 | 第18-23页 |
第三节 唐笔记小说作者借道教思想反映社会现实 | 第23-26页 |
第二章 唐代笔记小说的道教内容分类 | 第26-43页 |
第一节 修道成仙类 | 第26-29页 |
第二节 济民救世类 | 第29-34页 |
第三节 遇仙类 | 第34-39页 |
第四节 辅教类 | 第39-43页 |
第三章 政治背景下唐笔记小说所反映出的道教地位演变 | 第43-52页 |
第一节 初唐时期:活跃在统治者阶层的道教 | 第43-47页 |
第二节 盛唐时期:道教向中、下层阶级蔓延 | 第47-49页 |
第三节 中晚唐时期:道教延伸至市井小巷 | 第49-52页 |
第四章 唐代笔记小说中道教文化因素在民间风俗的反映 | 第52-62页 |
第一节 唐代笔记小说中道教法术在民间风俗的表现形态 | 第52-58页 |
第二节 唐代笔记小说中道教节俗在民间节俗的表现形态 | 第58-60页 |
第三节 唐代笔记小说的道教神仙体系在民间神话传说的表现形态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