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创新点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图目次 | 第14-16页 |
表目次 | 第16-17页 |
1 绪论 | 第17-3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7-19页 |
1.2 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1.2.1 选题研究的目的 | 第1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7页 |
1.3.1 关于资产设备综合管理的相关研究 | 第21-24页 |
1.3.2 关于电网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相关研究 | 第24-27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7-3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2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电网公司资产管理理论基础 | 第30-55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30-33页 |
2.1.1 电网公司资产管理的概念和内涵 | 第30-31页 |
2.1.2 电网公司资产管理协同的概念和内涵 | 第31-33页 |
2.2 企业资产管理相关理论 | 第33-36页 |
2.2.1 EAM理论 | 第33-34页 |
2.2.2 RCM理论 | 第34-35页 |
2.2.3 TPM理论 | 第35-36页 |
2.3 管理协同理论 | 第36-42页 |
2.3.1 管理协同理论的基本原理 | 第36-39页 |
2.3.2 管理协同的理论分析 | 第39-42页 |
2.4 复杂科学管理(CSM)理论 | 第42-46页 |
2.4.1 复杂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 | 第42-43页 |
2.4.2 复杂科学管理的思维模式 | 第43页 |
2.4.3 复杂科学管理的基本理论 | 第43-45页 |
2.4.4 复杂科学管理的方法论 | 第45-46页 |
2.5 电网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费用理论 | 第46-54页 |
2.5.1 全寿命周期费用的概念 | 第46-49页 |
2.5.2 电网设备全寿命周期费用的组成 | 第49-51页 |
2.5.3 全寿命周期费用的科学核算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3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电网公司资产管理外部环境协同研究 | 第55-95页 |
3.1 电网公司资产管理外部环境类型及特征分析 | 第55-59页 |
3.1.1 电网公司资产管理外部环境类型 | 第55-58页 |
3.1.2 电网公司资产管理外部环境特征分析 | 第58-59页 |
3.2 电网公司资产管理外部环境的影响分析与评价 | 第59-72页 |
3.2.1 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分析 | 第59-61页 |
3.2.2 政府规制环境影响分析 | 第61-62页 |
3.2.3 市场环境影响分析 | 第62-64页 |
3.2.4 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影响分析 | 第64-66页 |
3.2.5 技术环境影响分析 | 第66-68页 |
3.2.6 环境保护政策环境影响分析 | 第68-70页 |
3.2.7 电网公司资产管理外部环境的影响评价 | 第70-72页 |
3.3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电网公司资产管理外部环境影响机理 | 第72-82页 |
3.3.1 电网公司资产管理阶段划分 | 第72-74页 |
3.3.2 规划设计阶段外部环境的影响机理 | 第74-76页 |
3.3.3 采购建设阶段外部环境的影响机理 | 第76-79页 |
3.3.4 运营检修阶段外部环境的影响机理 | 第79-81页 |
3.3.5 退役处置阶段的影响机理 | 第81-82页 |
3.4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电网公司资产管理外部环境协调机制 | 第82-94页 |
3.4.1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电网公司资产管理外部环境协调组织 | 第83页 |
3.4.2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电网公司资产管理外部环境协调内容 | 第83-85页 |
3.4.3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电网公司资产管理外部环境协调关系 | 第85页 |
3.4.4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电网公司资产管理外部环境协调策略 | 第85-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4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电网公司资产管理内部运营协同研究 | 第95-115页 |
4.1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电网公司资产管理协同运行基础 | 第95-100页 |
4.1.1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电网公司资产管理的能力基础 | 第95-97页 |
4.1.2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电网公司资产管理的价值基础 | 第97-100页 |
4.2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电网公司资产管理体系 | 第100-103页 |
4.2.1 目标管理体系 | 第100-101页 |
4.2.2 组织保障体系 | 第101-102页 |
4.2.3 制度保障体系 | 第102页 |
4.2.4 信息化保障体系 | 第102-103页 |
4.3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电网公司资产管理内部运营协同模式 | 第103-106页 |
4.3.1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电网公司资产管理PPOD循环模式 | 第103-104页 |
4.3.2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电网公司资产管理矩阵模式 | 第104-106页 |
4.4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电网公司资产管理内部运营协同系统 | 第106-111页 |
4.4.1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电网公司资产管理内部运营协同系统的结构 | 第106-108页 |
4.4.2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电网公司资产管理内部运营协同系统分析 | 第108-111页 |
4.5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电网公司资产管理内部运营协同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111-114页 |
4.5.1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第111-113页 |
4.5.2 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 | 第113-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5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电网公司资产管理协同实证研究 | 第115-130页 |
5.1 研究的概念模型和基本假设 | 第115-116页 |
5.1.1 概念模型 | 第115页 |
5.1.2 研究的基本假设 | 第115-116页 |
5.2 研究方法和数据资料收集与分析 | 第116-123页 |
5.2.1 研究方法和数据资料收集 | 第116-118页 |
5.2.2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118-121页 |
5.2.3 数据的可靠性检验 | 第121-122页 |
5.2.4 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检验 | 第122-123页 |
5.3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 第123-129页 |
5.3.1 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分析 | 第123-128页 |
5.3.2 路径关系检验 | 第128-129页 |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6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电网公司资产管理信息化协同平台 | 第130-152页 |
6.1 电网公司资产管理信息化协同平台建设现状 | 第130-134页 |
6.1.1 电网公司资产管理信息化协同平台建设历程和问题 | 第130-132页 |
6.1.2 电网公司资产管理信息化协同平台建设的技术应用 | 第132-133页 |
6.1.3 电网公司资产管理信息化协同平台建设的关键着力点 | 第133-134页 |
6.2 电网公司资产管理信息化协同平台建设的需求分析 | 第134-140页 |
6.2.1 需求分析的方法 | 第134-135页 |
6.2.2 基于能力蓝图的业务需求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 第135-140页 |
6.3 基于智能电网的电网公司资产管理信息化协同平台功能 | 第140-142页 |
6.3.1 信息流 | 第140-141页 |
6.3.2 价值链与智能化电网的关系 | 第141页 |
6.3.3 智能化电网资产管理信息化协同平台功能 | 第141-142页 |
6.4 基于智能电网的电网公司资产管理信息化协同平台建设规划 | 第142-151页 |
6.4.1 资产管理信息化协同平台的建设规划 | 第142-145页 |
6.4.2 业务应用与集成规划 | 第145-149页 |
6.4.3 信息保障体系规划设计 | 第149-151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152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152-155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152-153页 |
7.2 主要创新点 | 第153-154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154-155页 |
致谢 | 第155-157页 |
附录 | 第157-160页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160-161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