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煤装载机提装部减量化设计与分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引言 | 第14-16页 |
| 1 绪论 | 第16-24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来源 | 第16-17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 ·课题来源 | 第17页 |
| ·国内外矿用机械减量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存在问题 | 第18页 |
| ·淤煤装载机介绍 | 第18-22页 |
| ·淤煤装载机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 ·淤煤装载机结构特点 | 第20页 |
| ·提装部的结构组成 | 第20-22页 |
| ·淤煤装载机减量化设计与分析简介 | 第22页 |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2 提装部减量化筛选设计 | 第24-42页 |
| ·提装槽部分的筛选设计 | 第24-27页 |
| ·槽体焊接板及其材料的选择 | 第25-26页 |
| ·加强板 | 第26-27页 |
| ·与其他结构的比较 | 第27页 |
| ·提装部链轮与轴的筛选设计 | 第27-31页 |
| ·链轮机构 | 第27-29页 |
| ·链轮轴 | 第29-30页 |
| ·链轮与轴的装配方式 | 第30-31页 |
| ·刮板链部分的筛选设计 | 第31-37页 |
| ·刮板 | 第31-32页 |
| ·链条 | 第32-37页 |
| ·链轮轴与提装槽连接处密封部分的筛选 | 第37-41页 |
| ·密封方式 | 第38-40页 |
| ·轴承及其配合 | 第40-41页 |
| ·垫片及密封圈 | 第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3 有限元分析理论及其软件简介 | 第42-46页 |
| ·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 | 第42-45页 |
|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 第42-43页 |
| ·静态有限元法 | 第43-44页 |
| ·动态有限元法 | 第44-45页 |
| ·ANSYS软件简介 | 第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4 提装槽静态有限元分析与强度校核 | 第46-64页 |
| ·创建有限元模型 | 第46-48页 |
| ·建立三维实体模型 | 第46-47页 |
| ·定义单元类型并设置材料属性 | 第47-48页 |
| ·划分网格 | 第48页 |
| ·加载并求解 | 第48-50页 |
| ·施加位移约束 | 第48-49页 |
| ·施加载荷 | 第49-50页 |
| ·查看分析结果 | 第50-51页 |
| ·提装槽的优化设计 | 第51-63页 |
| ·模型参数优化 | 第52-56页 |
| ·模型材料优化 | 第56-62页 |
| ·两种材料优化结果对比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5 提装槽动态特性分析与校核 | 第64-76页 |
| ·提装槽的模态分析 | 第64-70页 |
| ·建立模型 | 第64-65页 |
| ·模态求解 | 第65-66页 |
| ·查看分析结果 | 第66-68页 |
| ·更换材料分析 | 第68-70页 |
| ·提装槽的谐响应分析 | 第70-74页 |
| ·建立谐响应分析模型 | 第70-71页 |
| ·设置分析参数并求解 | 第71页 |
| ·查看分析结果 | 第71-73页 |
| ·更换材料分析 | 第73-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 6 淤煤装载机绿色设计理念初探 | 第76-80页 |
| ·煤矿机械绿色设计的主要内容 | 第76-77页 |
| ·淤煤装载机减量化研究的绿色设计评价 | 第77-79页 |
| ·提装部绿色设计评价 | 第77-78页 |
| ·轻型淤煤装载机整体绿色设计评价 | 第78-79页 |
| ·淤煤装载机减量化设计流程探讨 | 第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结论 | 第80-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 致谢 | 第86-87页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7页 |